-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6卷3期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bl.36No.3
2013年5月 ofAnhniNomaal
Journal University(NaturalScience) 3
May.201
鲜切马铃薯贮藏期间微生物生长模型的建立
宋留丽1,郁志芳2
(1.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芜湖241003;2.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摘要:研究鲜切马铃薯经保鲜处理后在0℃和15℃贮藏温度下细菌生长趋势和感官质量的变化,
建立微生物生长模型.结果表明:以不同温度下贮藏鲜切马铃薯菌落总数测定结果建立的微生物生
切马铃薯茵落总数的动态变化,有效地评估鲜切马铃薯的货架寿命和贮藏安全性.试验同时探讨了
细菌茵落和鲜切马铃薯组织褐变的关系,结果显示当茵落总数≤105
cFu/g,鲜切马铃薯不会出现
显著地褐变和腐败现象.
关键词:鲜切马铃薯;微生物;生长模型;贮藏
中图分类号:T55.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2443(2013’)03—0259—04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又名土豆、洋山芋,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我国各地广泛种植,是重要的
粮食、蔬菜兼用作物.研究表明,马铃薯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人体
必需氨基酸等营养成分【13;马铃薯还具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能够防止动脉粥样过早硬化,保持呼吸道、
消化道的滑润等功能【2J.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鲜切果蔬因其方便、快捷、新鲜
等特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在众多的鲜切果蔬中,去皮切分的马铃薯是消费量较大的一种…1.然而,
鲜切马铃薯在去皮、切分等加工过程中,组织结构受到伤害,致使原有的保护系统被破坏,易受到空气、加工
用水及加工机械中各种微生物的污染【3-4J.当微生物总数达到一定的数量级时,产品便会出现腐烂变质的
现象,这就显著增大了内部组织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为酶促褐变提供了有氧条件.在氧气的参与下,酚酶促使
酚类物质氧化成醌类化合物,它既不能被还原为酚也不能有效地被去除,醌类化合物再进一步氧化聚合便生
成黑色素,从而加重了鲜切果蔬组织的褐变程度,严重缩短了其贮藏期和货架期,甚至有可能引发致病菌的
生长繁殖.随着全球对鲜切果蔬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微生物污染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安全性问题【5-6J.
有关鲜切马铃薯的褐变问题,国内外学者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然而,马铃薯切分后微生物污染情况
和贮藏期间微生物数量变化方面的研究却很少.目前,研究并建立鲜切果蔬在不同贮藏温度下微生物生长模
型,使微生物污染程度量化,已成为鲜切果蔬货架寿命预测和微生物安全性评估的有效方法.樊振江等r7J研
究了鲜切莲藕在4、8和20℃贮藏期间的微生物生长模型,为快速预测鲜切莲藕贮藏期间的微生物生长提供
了一个有利工具.刘新有等[8]8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下鲜切苹果中的细菌生长趋势.常温贮藏下鲜切马铃薯
很容易发生褐变,本试验主要研究了0℃和不充分低温15℃贮藏期间鲜切马铃薯的微生物生长动态模型,试
验采用DPS(data
processing
预测提供一个有效工具,也为鲜切马铃薯的保鲜和食用安全性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供试材料购于南京市卫岗农贸市场.要求为新鲜、无病虫害、无烂斑、无机械损伤、成熟度一致的荷兰马
铃薯.
收稿日期:2012一08—28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项目(BXl09C024);江苏省农业自主创新项目(cs(10)229).
作者简介:宋留丽(1985一),女,河南省驻马店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采后生物学.通讯作者:郁志芳(1960一),男,教授.
引用格式:宋留丽,郁志芳.鲜切马铃薯贮藏期间微生物生长模型的建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6(3):259—262
万方数据
260 安徽师范大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