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慈竹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及抑菌活性评价.pdfVIP

梁山慈竹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及抑菌活性评价.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0卷,第5期 光 谱实验室 V01.30,No.5 0 2 1 ChineseJou,‘nal 3 3年9月 ofSpectroscopylaboratory 梁山慈竹挥发油成分的GC/MS 分析及抑菌活性评价① 姚曦② 岳永德 汤锋 (国际竹藤中心北京市朝阳区望京阜通东大街8号100102) 摘,要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梁山慈竹竹秆及竹叶中提取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法对梁 山慈竹竹秆及竹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采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挥发油中各组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利用 抑菌圈法分别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番茄青枯菌、大肠杆菌进行抑菌性研究。结果显示,从竹 秆和竹叶水蒸气蒸馏所得挥发油中分别检测出40种和76种化合物,其中竹秆中主要成分为14一甲基十五 乙酯(4.87 竹叶精油对水稻白叶枯菌抑制能力明显。 关键词梁山慈竹;挥发油;气相色谱一质谱分析;抑菌活性 中图分类号:065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138(2013)05—2344—07 1 引言 植物挥发性组分作为一种主要植物化学成分广泛存在于各类植物中。已有研究发现,植物挥发 油由于其特殊的化学组成,在很多研究中表现出了很好的生物活性,一些植物挥发油具有抗氧化、 抗菌、杀虫等活性口七],成为新的特效低毒天然香料、抗氧化剂、防腐杀菌剂的重要来源。竹子是禾本 科竹亚科多年生常绿植物,有着复杂的次生代谢。近年来,本课题组针对竹叶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 了相关研究口_5],并取得一定进展。 竹叶挥发油的成分组成复杂,不同的提取方法获得的挥发性成分也存在较大的差异[6]。研究表 明口],提取方法的不同,竹叶挥发性成分在种类、个数及相对含量方面差异很大,采用水蒸气蒸馏萃 取技术能够获得较为完整的挥发油组分信息。本研究通过水蒸气蒸馏法,以蒸气的状态释出慈竹杆 与慈竹叶挥发性次生代谢产物,基于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挥发性组分的种类及含量,同时 评价两种精油的细菌抑制活性,为慈竹代谢产物分析提供基础数据,并为竹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 学依据。 2 实验部分 2.1材料与仪器 ①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2380302) ②联系人,姚曦,电话(010E—mail:yaoxi@icbr.ac-c“ 作者简介:姚曦(198l一).男.北京市人.助理研究员.博士生.主要从事植物化学、食品分析工作。 收稿日期:2013—03—20;接受日期:2013—03—28 万方数据 第5期 姚曦等:梁山慈竹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及抑菌活性评价 干),于60C烘干至恒重后粉碎,取过60目筛的竹粉于干燥器内备用。 无水乙醚、正己烷、无水硫酸钠均为分析纯试剂,北京化工试剂有限公司。 Aglient 疗仪器厂)。 2.2实验方法 2.2.1精油的提取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中的标准方法进行提取。 称取一定量处理好的不同材料,放入1I,的圆底烧瓶中,加入10倍体积蒸馏水,微沸提取6h, 结束蒸馏。收集正己烷层,过无水Na:SO;干燥,精油样品收集于棕色样品瓶中,待测。 2.2.2气相色谱一质谱条件(GC/MS) 5。C/rain,升至Ioo‘c,保持5min,再以5 2.2.3精油抑茵实验 2.2.3.1培养基的制备 三角瓶中,用封口膜封口。于121。C下湿热灭菌30min,冷却后放人4℃冰箱中保存备用。 2.2.3.2抑菌圈的测定 采用抑菌圈法进行评价。 制直径8ram的圆滤纸片若干,干热灭菌后放入竹秆/竹叶精油中浸泡2h。用无菌枪头吸取适 宜浓度的菌悬液0.1mI。于已倒好的NA培养基平板上,用涂布器涂布均匀,用无菌镊子取已浸泡 精油的滤纸片贴在固体平板上,每皿贴3片,同时另取无菌滤纸作对照。每组处理设3个重复。处 理完成后,将培养平板置于28,C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后,用抗生素效价测定仪测出抑菌圈直径。 以抑菌圈平均直

文档评论(0)

higu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