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国时期宁波私人藏书现状及其历史影响的文献综述.docVIP

关于民国时期宁波私人藏书现状及其历史影响的文献综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民国时期宁波私人藏书现状及其历史影响的文献综述 民国时期,因时局动荡,宁波藏书楼开始新的分化与组合,出现了以张寿镛的“约园”、朱赞卿的“别宥斋”、冯贞群的“伏跗室”、秦润卿的“抹云楼”、李庆城的“宣荫楼”、张之铭的“古欢室”、林集虚的“黎照庐”、曹炳章的“集古阁”、马廉的“不登大雅之堂”一大批有重要影响的新一代藏书家藏书楼。时至今日,这批藏书楼亦多数楼毁书散,令人惋惜,而他们对社会文化发展的光辉业迹却永照千秋。历代经藏书楼保存流传下来的大量珍贵典籍,多成为现代许多图书馆的镇库宝藏。? 下面就让我们看看相关的资料和研究: 一、有关对宁波私人藏书现状的分析 宁波古称四明,因四明山顶有一方石,四面如窗,中通日月星宿而得名。它濒临东海,素有文献之邦之美誉,文脉源远流长,人才辈出,藏书之风更是享誉海内外。有文献记载的藏书之事,始自北宋楼郁、陈谧、王欢等人,历朝繁衍不衰,至明清已蔚然成风,知名的藏书家藏书楼过百。几百年来,这些藏书楼虽历尽沧桑变幻,兵燹水火,盗袭寇扰,时有变故,但它们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藏书文明所作出的贡献是无法抹灭的。 从顾志兴所著的《浙江藏书史》中了解到,1912~1949年间的浙江藏书事业,作者将其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12至1937的二十六年间。私家藏书承清代藏书之余辉;1936年更是由浙江省教育厅发起、浙江图书馆承办,在杭州举办了浙江省文献展览会,诸多藏书家、藏书机构尽出所藏珍籍进行参展。这一时期公共图书馆发展也较为迅速。二是1937至1949年,侵华日军入侵浙江,藏书事业遭受空前浩劫。通过作者对各时期经济、文化背景的介绍,我们便不难理解藏书事业兴衰起伏的前因后果了。 该书部分章节阐述了宁波的万卷楼到天一阁等部分藏书楼的藏书情况和文化特点,使我们了街到宁波民国时期私人藏书对浙江文化所作出的贡献 从虞浩旭的著作《智者之香-宁波藏书家藏书楼宁波藏书文化源远流长,自宋以后成为中华藏书重地,名家辈出,名楼迭现。其中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民间藏书楼,是亚洲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它创建于明嘉靖年间,创始人范钦,曾官至兵部右侍郎。天一阁以收藏孤本、抄本、金石碑刻和明代文献而著名,藏书盛时达7万卷。本书作者虞浩旭为天一阁博物馆馆长、研究员,他整理了宁波市藏书家和藏书楼,洋洋洒洒,不绝于史,书香有续。私人藏书在中国封建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民国时期私人藏书由盛转衰,呈日益萎缩的趋势,并走向终结。其原因有多种:封建社会的消亡使私人藏书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活字机械印刷技术的发展、公共图书馆的出现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对封建私人藏书造成巨大冲击日本侵华战争给私人藏书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多种因素导致民国时期私人藏书走向终结。宁波历代藏书家不辞辛劳,有的人为收藏传代典籍而节衣缩食,甚至倾家荡产。他们留下来的诸如薛福成的“存古开新,兴贤育才”等遗训,对当今继往开来的图书馆事业工作者来说乃是至为宝贵的一笔精神财富。

文档评论(0)

chengzhi52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