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延安新秧歌运动研究的回顾与反思.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2009年第 3期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NO 3, 2009 (总第 134 期 ) Jou rnal of Q inghai Norm al U n iversity ( Ph ilo 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No134 关于延安 “新秧歌运动 ”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李  静 (青海师范大学 学报编辑部 , 青海 西宁 810008) [摘要 ]延安 “新秧歌运动 ”的发生与特定地域的民间文化传统存在直接渊源关系 ,更与特定历史时期 政治意识形态的诉求及其规约密切关联 ,是陕北传统秧歌与借助民族民间艺术形式 ,表现工农兵生活 、实 现文艺大众化 ,进而进行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建构的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策略相遇合的产物 。它的发生 、发展 及其深刻影响 ,无不决定了其作为一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然而 , 由于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 ,学术 界关于该论题的相关研究 ,却走过了一个极其艰难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 。因此 ,对延安 “新秧歌运动 ”研究 的回顾与反思 ,既是关于一个特定历史事件及人们认识过程的回顾 ,也是关于学术研究方法及价值取向的 一种反思 。 [关键词 ]新秧歌运动 ; 民间文艺 ;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 ] I20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000 - 5102 (2009) 03 - 0 104 - 07   延安 “新秧歌运动 ”的发生与特定地域的民间文化 的价值判断所可以概括和揭示得了的。同样 ,对于延安 传统直接相关 ,更与特定历史时期政治意识形态的诉求 “新秧歌运动 ”来说 , 由于其发生发展及其影响包含了极 及其规约密切关联 ,是陕北传统秧歌与借助民族民间艺 为丰富复杂的历史文化内涵 ,因此 ,简单的价值判断也将 术形式 ,表现工农兵生活 、实现文艺大众化 ,进而进行无 无益于对历史的返观 ,关于它的研究也理当遵循这样的 产阶级意识形态建构的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策略相遇合的 一个基本原则 。在以往的研究中这一点已不断得到了证 产物 。它的发生 、发展及其深刻影响 ,无不决定了其作为 明。 一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它是不容回避 、遗忘的一段 新秧歌艺术的产生与陕北传统民间文艺形式 ———秧 历史 、一个必须受到应有重视的历史事实 。然而 , 由于多 歌有地域文化上的渊源 。陕北秧歌作为流传于陕北黄土 种复杂因素的影响 ,学术界关于延安 “新秧歌运动 ”的研 高原的一种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 ,是年节期间民 究 ,却走过了一个极其艰难曲折的发展蜕变过程 ,其中既 众娱神并 自娱 的歌舞杂耍 民俗文化活动 , 又称 “闹红 有经验 ,也有教训 ;既有研究的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也 火 ”、“闹秧歌 ”、“闹社火 ”、“闹阳歌 ”等 。陕北秧歌初源 有研究者自身内部的局限所致 。因此 ,对于该论题相关 于该地域民众的社日祭祀信仰活动 。在中国传统农业社 研究过程及其成果的回顾与反思 ,既是关于一个特定历 会中 ,社日祭祀的对象是土地神 ,其主要 目的即祈求风调 史事件及人们认识过程的回顾 ,也是关于学术研究方法 雨顺 、庆祝五谷丰登 。因此 ,社 日祭祀一直都是民间一个 及价值取向的一种反思 。 非常重要的活动 。是 日,乡民在社树下准备社肉社酒隆 一 重祭祀土地神 ,待仪式完毕之后全体人员要共享祭祀的 对于一个历史事件的研究或评价 ,应基于对历史真 社肉美酒 ,并伴随歌舞娱乐以增添欣悦的气氛 。这些社 实性的把握之上 ,不

文档评论(0)

I LOVE 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