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轼写作法
苏轼(1037——l101)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他
在文学、书法、绘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即以文学方面讲,他的散
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流利畅达;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辛弃疾、
陆游、陈亮等都带来不小的影响;诗则清新豪健,在唐诗之后另开一
派,自成面目。有《东坡七集》等。他在诗、词、文、赋方面的一些
名篇,至今仍在流传。
苏轼的人生道路并不平坦,屡被贬谪,但他一直坚持写作,也积
累了相当多的经验。这里综合了他本人的著作和其他文献的记载,大
致归纳为三点。
第一,该写下去时就写下去,该停笔时即停笔。
苏轼学问渊博,多才多艺,且才思敏捷。每临写文章,往往汪洋
恣肆,左右逢源,潇洒自如,下笔千言而不觉得累。初读其文或对他
不了解的人,总以为他一任才气挥洒,无章法可循。实际上,苏轼的
文章虽然自然流畅,一泻千里,但他仍知道自己何处可泼墨,何处该
停笔。他在《文说》中说: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
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
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
苏轼的意思是,他写文章虽然能达到 “万斛泉源”、“一日千里
无难”的地步,可谓热烈奔放,势不可遏,但实际上他还是知道行文
的方法,常能在该行文时行文,该止笔时止笔,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
就是舒卷自如的意思。该舒展的时候就舒展,该收卷的时候就收卷,
相当自然,了无痕迹。应当说,苏轼的这一作文方法,是相当重要而
又十分聪明的。我们试看他的不少散文,几乎都能体现出他的这一方
法的运用。
1
第二,写文章先要立意,则经、史皆为我用。
宋代周煇 《清波杂志》中有一段话,是记载苏轼当年如何教学生
作文的:
东坡教诸子作文,或辞多而意寡,或虚字多,实字少,皆批谕之。
又有问作文之法,坡云:“譬如城市间,种种物有之,欲致而为我用,
有一物焉,曰钱。得钱,则物皆为我用。作文先有意,则经、史皆为
我用。”大抵论文,以意为主。
这段话的大意是,苏轼教学生们写文章时,每看到文章中有只讲
究词藻而意味浅薄的地方,或虚字太多而实字太少的情况,都批改出
来,使他们理解并引起注意。有人问苏轼作文方法,他以钱在城市中
购物为例,实际上就是叫人们在写文章前先立题意,如题意立好,则
以往所读经、史都可为自己所用,就好比有了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的道理一样。所以周煇认为苏轼谈论如何作文,基本上是“以意为主”,
也就是先确立一篇文章的题意。应该说,苏轼的这一主张还是极有见
地的。
第三,写文章不要轻视平淡,平淡或许是一种更成熟的标志。
不少初学写作的人,每见一些设色绚丽、光彩流动的华丽篇章,
便为之目眩,并加以赞叹和欣赏,不少人还加以模仿,追求这样的文
风;对于一些朴素平淡的作品,反而不加以重视,甚或予以轻视和排
斥。苏轼对此却不以为然,他对平淡的文章似乎有着一种更为深切的
理解。他在《与二郎侄》的书信中说:
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
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
他的意思是,不少作家,少年时的文章气象峥嵘,光华灿烂,激
情洋溢,色彩缤纷;到年老以后,所写文字趋于“平淡”,没有了早
年的“彩色绚烂”,实际上这不是平淡,而是“绚烂之极”的表现。
所以,他不主张写文章一味追求词藻的华丽,也应注意平淡的风格,
写一些外表平淡,实则意深的文字,这种写法的转换,也许对自己文
2
章水准的提高更有好处。如陶渊明的诗素以平淡清远见称,一点也不
华美绮丽,但苏轼却偏偏认为他的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他
人的见解显然不同。由此可见,写文章不要一味追求华丽的外表,平
淡而意深或许是一种更成熟的标志,也可以说是苏轼一贯的写作主张。
苏轼是大家,他对诗、文、词、赋都很精擅,积累的写作经验也
很多,前人有关这些 方面的记载也不少,他本人还有许多精深的见
解,有关的方法还可举出许多。如他在《与李方叔书》中谈起作文方
法时曾说:“但以道自守,当不求而自至。”在《题柳子厚诗》中说:
“诗须要有为而作,用事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好奇务新,乃诗之
病。”前者讲写文章只需有自己的思想观点和见解,方法“不求而自
至”,自然会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