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 学版) 中文核心期刊 2013年第 1期
J.NORTHWEST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 No.1.2013
筒论吐谷浑西迁之后与慕容鲜卑的历史分野
丁柏峰l’z
(1.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62;2.青海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8)
[摘 要]吐谷浑民族是公元4世纪初至7世纪中叶活动在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民族,它所建立的政权前后存在了
350年,对西北地区尤其是青海历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西晋末年,吐谷浑民族万里跋涉,由东北出发,在西北扎根,其赖
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吐谷浑部虽然与留居辽西的慕容鲜卑同根 同源,但在其西迁
以后 ,走上 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 。自吐谷浑西迁之 日,就开始 了与辽西慕容鲜卑的历史分野。
[关键词]吐谷浑;西迁;文化变迁
[中图分类号]K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140(2013)Ol一0089—07
吐谷浑原为鲜卑慕容部首领涉归的庶 出长子人名,公元4世纪初 ,他率其部跋涉万里从辽河流域来到
了西北的甘青地区。迁徙到西北以后,吐谷浑部征服了当地羌族部落,在与当地羌、氏、汉、匈奴(铁弗)等
族长期共 同生活,互相交往的过程 中逐渐融合形成为吐谷浑族 。 作“为中国古代西北民族的吐谷浑,事实
上应为原慕容鲜卑的一支与羌、氐、汉、匈奴、高车等一些氏族、部落,经过长期历史发展融合而成”[I]。吐
谷浑部虽然与留居辽河流域的慕容鲜卑同根同源 ,但在其西迁以后,由于双方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
境迥然相异,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 。地理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大舞台,人类的生存、社会的发展都离
不开一定的地理环境 。吐谷浑民族万里跋涉,由东北出发,在西北扎根,其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和人
文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与留居故地的其他鲜卑族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吐谷浑文
化 自然也就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面貌。可以说,吐谷浑民族文化的形成过程,就是与鲜卑文化发生历史分野
的过程,这些慕容鲜卑的子孙在新 的故乡创造出了新的文化。
秦汉魏晋时期,鲜卑民族是中国北方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东汉末年,一度 南“抄汉边 ,北据丁
令,东却夫余,西击乌孙,尽据匈奴故地,东西万二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网罗山川、水泽、盐池甚广”。西
晋永嘉 以后 ,鲜卑拓跋部、慕容部、宇文部、乞伏部 (陇西鲜卑)、秃发部(河西鲜卑)“分拒地险”,“分镖起
乱”。五胡十六国中,由鲜卑民族所建立的政权为数最多,分别是拓跋部建立的代、北魏 ,慕容部建立的前
燕、后燕、西燕、南燕,乞伏部建立的西秦,秃发部建立的南凉。加上十六国之外的吐谷浑,鲜卑族共建立了
[收稿 日期]2012—11—16
[基金项 目]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重大项 目 “两千年来西北地区灾荒与灾害地理研究”(编号 :
10JJD790035)、青海师范大学科技创新计划 “青海游牧社会历史演进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丁柏峰 (1972一),男,天津人,在读博士生,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西北区域史及历史地理
学研究。
— — 89 ——
大大小小9个割据政权。其中,吐谷浑所属的慕容鲜卑主要活动在东北特别是辽西地区。吐谷浑西迁以后,
留居故地的慕容鲜卑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和南燕等4个政权 ,与鲜卑化的汉族建立的北燕并称为
五燕。五燕之 中,前燕前期、后燕后期和北燕的都城都设在龙城(即今辽宁朝阳市),辽西始终是其最为重
要的根据地。
慕容部和宇文部为主体的东部鲜卑最初的居住地在鲜卑山,即今大兴安岭北段东麓l2]。在公元1世纪
中期时主要生活在饶乐水流域,即西拉木伦河流域。早期社会的主要经济生活是狩猎和游牧,前燕慕容俊
就曾经说过:“吾本幽漠射猎之乡” 。 《后汉书 ·乌桓鲜卑传》《三国志 ·魏志 ·乌桓鲜卑传》等史料均记载,
牲畜是鲜卑人最主要的财产,他们的婚丧嫁娶、祭祀、刑罚等等,无不与牲畜有关。公元三世纪上半叶,在
吐谷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