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新课标全程复习课件:3.2.3 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突破版.pptVIP

初中语文新课标全程复习课件:3.2.3 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突破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句(1)要注意“悉”、“外人”的意思,“外人”是古今异义词;句(2)注意“短褐穿结”、“箪”、“屡”、“晏如”的意思。 答案:(1)这里面的人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男女女的穿戴和桃花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 (2)短短的粗麻布衣服破破烂烂的,缝缀着补丁;常常没有吃的没有喝的,但心里很坦然。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布衣: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故称布衣。 B.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九:九种(攻城的方法)。 C.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休祲: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 D.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寇:入侵。 【解析】选B。“九”是虚数,指多种。 ﹒ ﹒ ﹒ ﹒ ﹒ ﹒ 2.下面各项中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挺剑而起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B.虽杀臣,不能绝也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C.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子墨子九距之 D.仓鹰击于殿上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解析】选A。A项“而”均表顺接关系;B项“虽”分别解释为“即使”“虽然”;C项“之”分别解释为“无实义”“他”;D项“于”分别解释为“到”“从”。 ﹒ ﹒ ﹒ ﹒ ﹒ ﹒ ﹒ ﹒ 3.下列各项是对两则文言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甲】【乙】两文表现的都是面对强敌,要避免战争除了理直气壮、义正辞严、不畏强暴外,更重要的是艰苦的实践精神,只有把道义与实力结合,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 B.【甲】文“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的根本原因是“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C.【乙】文楚王“吾请无攻宋矣”是因为“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D.【甲】【乙】两文从写作方法看都用了对比手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读后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解析】选B。原因是唐雎要效仿前人杀了秦王,所以“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云归而岩穴暝 暝:__________ (2)野芳发而幽香 芳:__________ (3)而或长烟一空 一:__________ (4)把酒临风 把:__________ 答案:(1)幽暗,昏暗 (2)香花 (3)全 (4)执,持 ﹒ ﹒ ﹒ ﹒ 5.翻译下列句子。 (1)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这或明或暗,变化不定的,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的景象。 (2)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 6.分别概括这两段文字中景物描写的内容。 (1)《醉翁亭记》(节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岳阳楼记》(节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的概括能力。应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用“描写了……”的格式,抓住景物的特点概括。 答案:(1)主要描写了琅琊山早晚和四季景色的变化。 (2)主要描写了洞庭湖春和景明之时的美丽景象。 【解析】本题以表格的形式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的对比阅读。细读两文,找出写人物活动的语句。通过“而乐亦无穷也”,“其喜洋洋者矣”两句体会人物相同的内心感受。 答案:《醉翁亭记》:朝而往,暮而归。 《岳阳楼记》:登斯楼也;把酒临风。 相同的内心感受:快乐(或高兴)。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神弗福也 福:_________ (2)公伤股,门官歼焉 股:_________ 答案:(1)赐福,保佑 (2)大腿 ﹒ ﹒ 21.解释下列词语。 (1)门庭若市:____________ (2)面刺:________________ (3)期年:________________ (4)不相说:______________ (5)走: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解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教学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