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总目录.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6期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总 目录 汉语言文字研究 焦点敏感算子 “只”的量级用法和非量级用法……………………………………… 殷何辉 1:49 数词的逻辑意义与语用意义 ……………………………………………… 吴 庄 戴悉心 1:57 处置式带补语的历时发展 …………………………………………………………… 刘子瑜 1:65 “再说”的语法化…………………………………………………………… 罗耀华 牛 利 1:73 对话语境与副词 “可”的交互主观性 ……………………………………… 张旺熹 李慧敏 2:I “还NP呢”构式分析 ………………………………………………………………… 郑娟曼 2:9 “吧”的意义、功能再议 ……………………………………………………………… 周士宏2:16 已然义 “(是)…的”类句式的语法化 — — 以 “S是 AV的O”句式为例 ……………………………………… 龙海平 肖小平2:23 “足足”的小三角查析 ………………………………………………………………… 宋 晖2:31 论频率对词感的制约 ……………………………………………………… 刘 云 李晋霞3:1 影响领属结构歧义解读的语义辖域因素 …………………………………………… 司富珍 3:8 “哭湿”类动结式的衍生过程及其词汇化…………………………………………… 帅志嵩3:15 现代汉语单音节反义词音义象似性考察 …………………………………………… 应学凤 3:21 渭词性 AABB加叠的语义分析 ……………………………………………………… 李艳华3:74 “着”与 “正”、“在”的替换条件及其理据 …………………………………………… 陈 忠3:81 汉语名词隐喻的语义映射分析 ……………………………………………………… 王治敏 3:89 论汉语和汉字的关系及相关的研究 ………………………………………………… 李如龙 4:9 事件终结性的语言表达 …………………………………………………… 林巧莉 韩景泉4:18 句尾 “来”体貌用法的演变………………………………………………… 陈前瑞 王继红4:26 从认知图式看 “再”的语义演变……………………………………………………… 李秉震4:34 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的差异及认知模式 ……………………………………… 吴 颖4:40 形容词、动词重叠对语义认知的影响 …………………………………… 王贤钏 张积家4:48 “计量得失”和 “计较得失” — — 再论 “王冕死了父亲”的句式意义和生成方式……………………………… 沈家煊5:15 突显度、主观化与短时义副词 “才”……………………………………… 齐沪扬 李文浩 5:23 助动词 “好”的语法化及相关词汇化现象 ………………………………… 张 定 丁海燕5:31 “往 A里 V”格式的功能演变及主观化进程 ……………………………………… 马 酷5:39 汉语附加问句的互动功能研究 …………………………………………… 高 华 张 惟5:45 从 “V给”句式的类化看语义的决定性原则 ………………………………………… 邵敬敏 6:1 从理性意义和内涵意义的分界看同语式的表义特点 ……………………………… 周 韧 6:9 94 制约语法结构选择的因素 — — 以表达物体传递的结构为例 ……………………………………… 吴 静 石毓智6:17 非现实句和现实句的句法差异 ……………………………………………………… 张雪平6:25 动向范畴的认知框架体系 …………………………………………………………… 王 媛 6:33 社会语言学与语言应用研究 论语言保存 …………………………………………………………………………… 曹志耘 1:1 论感和论感培养 ——兼论语感和论感的关系 …………………………………… 施春宏 1:81 作为话语标记的 “这个”和 “那个” ………………………………………………… 刘丽艳 1:89 米道斯拼音方案对威妥玛拼音方案的影响 ………………………………………… 王为民2:74 北京话话语标记 “是不是 ”“是吧”探析 …………………………………………… 李咸菊2:83 中英促销信函体裁对比研究 ………………………………………………………… 尚智慧2:90 中国大学生 自我介绍之问卷调查分析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vde43ds5f3f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