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层突涌破坏机理物理模拟.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0卷 第5期 西 安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V01.30 No.5 2010年9月 JOURNALOFXIAN UNIVERSITYOFSCIENCEAN DTECHNOLOGY Sept.2010 文章编号:1672—9315(2010)05—0560—05 黄土地层突涌破坏机理物理模拟 李喜安,郑惠芳,康景辉,邓亚虹,李 亮,陈文军 (长安大学,陕西 西安710054) 摘 要:首次通过物理模拟手段对黄土地层中的突涌破坏现象进行了研究,深刻揭示了突涌变形 破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指出突涌变形破坏特征主要取决于黄土试样的均质性、初始密度、初始 含水量、水压及边界条件及其变化变化。试验结果同时表明,黄土试样的均质性、初始密度、初始 含水量、水压及边界条件对初始流网形态起着控制性作用,这不仅是突涌变形破坏特征有所差异 的根本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决定突涌变形破坏后续侵蚀特征的主要因素。本文研究从多个角度 全面揭示了突涌的发生机理,其结论为黄土潜蚀机理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有力借鉴。 关键词:黄土;突涌;潜蚀 ;物理模拟 中图分类号 :TV411.91;Tv139.1 文献标志码 :A 0 引 言 渗流潜蚀是黄土地层中一种重要的侵蚀方式,早在 1886年VonRichthofen研究黄土地貌时就曾注意 到黄土地层中的潜蚀现象 ¨J,此后,许多地质学、地貌学、气候学、地理学、水土保持等领域的诸多学者在 进行研究工作的过程中,对世界各地的潜蚀现象都有所报道 2J。目前在渗流潜蚀方面的研究,有关管 涌、流土及地下径流冲刷侵蚀等潜蚀作用的文献较多_6 ,而对于黄土来说,由于其属于粘性土而不利于 管涌的发生,因此除特殊环境下地下径流冲刷侵蚀外,黄土地层中的潜蚀多以流土和突涌的形式出现。 黄土地层中流土与突涌破坏是十分常见的潜蚀现象,常常是黄土地层中各类潜蚀作用发生的伊始,其结 果经常导致各种地质病害的发生。然而 目前潜蚀相关的文献多集中于对流土现象的研究 ,而对突涌破坏 这一潜蚀方式则很少有所提及 ,对黄土地层突涌破坏机理认识的欠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对黄土 地层潜蚀作用发生机理的认识。这一现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人们对各类黄土潜蚀病害的相关研究。 鉴于此,本文就突涌破坏这一潜蚀现象开展了物理模拟工作,通过物理模拟试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深 刻揭示了突涌的发生机理,为黄土潜蚀机理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借鉴。 l 黄土地层突涌破坏机理物理模拟试验装置 试验装置由样筒、水压室、支架及供水系统等4部分组成(图1),样筒由长度分别为5,l0,20,40cm 的有机玻璃圆筒组成,可 自由组合 5,10,15,20,25,30,35,40,45,50,55,6O,65,70,75em各种长度。样筒 内径23.6,外径24.6cm,由法兰及止水橡胶垫圈连接;水压室为内径23.6cm外径24.6em长 16cm的有 机玻璃圆筒,筒壁设进水 口,筒的一侧密封,另一侧为滤水板以法兰与样筒连接;样筒与水压室连接后固 定于由无缝钢管焊接而成的支架之上。 2 试验工况设计及试验步骤 根据渗流方向的不同,将突涌分为底突、顶突和侧突三种情况分别进行 (图2)。黄土试样取 自山西省 收稿 日期 :2010—04一O1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通讯作者:李喜安 (1968一),男,陕西丹凤人,副教授 ,主要从事工程地质与地质灾害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第5期 李喜安等:黄土地层突涌破坏机理物理模拟 561 万荣县万合沟马兰黄土地层 (Q),天然密度为 1.56g/cm ,天然含水 量为 12%。试验设计初始含水率分别为 10%,12%,14%和 16%4种, 初始于密度分别为 1.52,1.56,1.60,1.63g/cm 4种,侧限边界直径分 别为5,10,15,20cm,共计 31种组合工况进行试验。试验工况见表 1. 试验主要步骤包括含水量配制、土样击实、样筒安装、连接接供水系统 并按设计压力水头注水、现象观察记录及分析等。 3 试验结果及分析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