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淹与丹霞山水景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淹与丹霞山水景观 张忍顺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 江苏 南京 210097) 摘 要:江淹是南朝刘宋至萧梁时期的山水诗人。他写下了大量描写福建北部浦城南浦溪两岸山水景观的诗赋。本文根据他在浦的行迹和作品,认为他是我国描写丹霞山水景观的古代文学家最早的一个。从而对中国山水文化尤其是丹霞山水文化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江淹;山水诗;丹霞景观 1 引言 红层地貌和石灰岩地貌、花岗岩地貌、玄武岩地貌、石英岩地貌等都是构成山水风景的主要岩石地貌类型。由于它的陡峭崖壁“色如渥丹,灿若朝霞”,而被冠以丹霞之名。于是丹霞地貌便名传遐迩,为国内外人士所熟知。目前在我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以丹霞地貌为特色的就不下二十处,如丹霞、武夷、龙虎、齐云、青城、麦积诸山。由于在赤壁丹崖之间,常常有河流蜿蜒,清澄碧绿的急流浅濑与锦斓绯红的石壁岩穴相映成趣,加上山崖水畔的嘉木瑶草,晨昏晴雨的云雾虹霞,更显现出丹山碧水的丹霞山水景观的全部美感。锦江畔的丹霞山水、九曲溪畔的武夷山水、仙水溪畔的龙虎山水与漓江两岸的桂林山水、金鞭溪畔的张家界山水等,都是中国山水景观的精华所在。由于丹霞山水之上,笼罩着宗教,尤其是道教的神秘氛围,也弥漫着哲理思辨的学术气息,因而就形成了独特的丹霞山水文化。历史上有多少骚人墨客游尝吟唱于丹霞碧水之间,充实着它深沉的文化内涵。 江淹,这位以“梦笔生花”和“江郎才尽”的成语而为大众熟知的南朝著名诗人和纪游文学家,在1500多年以前,便以他的作品表达对丹山碧水的“至爱”。据现在掌握的资料,在中国文学史上以大量诗赋来吟咏丹霞山水的,江淹是最早的一位。 2 江淹与丹霞地貌之缘 江淹(公元444-505年),字文通,是南朝刘宋至萧梁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他祖籍今河南民权。先祖因避东晋之乱而逃至江南而寄居在今江苏丹徒一带。曾官居高位。江淹现存诗140多首,绝大多数是五言古诗,也有四言、七言与骚体。江淹辞赋也极有名,“恨赋”、 “别赋”等小赋流传千古,现有“江淹集”传世[1]。 刘宋元徽二年(474),因得罪当朝最有权势的藩王刘景素,31岁的江淹被贬黜为建安郡吴兴县令(即现在的福建北部浦城县)。吴兴当时属偏僻的蛮荒地区。秋季起程赴任,冬季达任所,至元徽四年(476)秋返京,在浦城任县令三个年头。 古时由浙入闽,必须翻越仙霞岭的六岭五关,才能到达南浦溪畔的吴兴县城,至今仙霞古关、枫岭古关遗址尚存。徐霞客于明崇祯元年入闽游浮盖山即由此道。这里山重水复,民风谆朴,土地肥沃,气候湿润。江淹在这里凿岩为室,放浪山水之间。后来,他在自编文集的“自序”中总结这三年的生活时写道: “地在东南峤下,闽越之旧境也。爰有碧水丹山,珍木灵草,皆淹平生所至爱,不觉行路之远也。山中无事,与道书为偶。乃悠然独往,或日夕忘归。放浪之际,颇著文章自娱。” “碧水丹山”作为丹霞山水景观最主要的特色已为世所公认。用这四个字加以概括,并升华为文艺作品的第一人就是江淹。 原来在县南20多公里的现水北街镇境内的那段南浦溪(闽江北源)两岸是状如武夷的丹霞地貌。时而深幽,时而平阔的碧澄的溪水两岸有金斗山、卧牛渚、金钟岩、九石山、十八罗汉岩、象鼻岩、银仓岩、老鼠岩等赤壁丹崖。苍松翠竹,农舍果园,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水之间,款乃桨声,啁啾鸟鸣[2]。江淹在浦期间,非常喜欢这段被称为九石渡的风光。他不惧路途遥远,经常携带道书,独自在山崖水畔悠游徜徉,乃至日暮忘归。徐霞客在1100多年后乘舟过九石渡[2]①。正是这美丽的景致孕育了江淹胸中的文思,写下了我国最早的歌咏丹霞山水的华词丽章。 而在浦城县北,仙霞岭南麓的盘亭溪两岸,碧水丹山更为壮丽,“朝天烛”是一座拔地而起的火红色孤峰,麓脚是半月形的岩壁;七岩峰是紧紧相偎的七座峻峭的红岩;“上山鸡”与“下山羊”是一双巨大的砂岩造型;“老佛岩”是状如弥陀的连绵不断的丹壁;“神仙墙”是耸立在群山之上,高约60-70m赭红色奇峰[2]。 3 江淹笔下的丹霞地貌 江淹在浦期间所写的诗赋甚多。著名的诗有“草木颂十五首”,“杂三言五首”,“游黄檗山”,“采石上菖蒲”等。赋有“恨赋”、“别赋”、“去故乡赋”、“赤虹赋”、“水上神女赋”、“学梁王兔园赋”等。在这些作品中,处处都洋溢着江淹对丹霞山水的“至爱”与赞美。 他翻越仙霞岭入闽时,写下了游“黄檗山诗”② 长望竟何极,闽云连越边。……金峰各亏日,铜石共临天。 阳岫照鸾采,阳溪奔龙泉。……禽鸣丹壁上,猿啸青崖间。 秦皇慕隐沦,汉武愿长生。……皆负雄豪威,弃剑为名山。 在诗中金红色的高峰遮住了太阳,古铜色的石崖上接晴空。岩壁在阳光下发出五彩光辉,禽鸟与猿猴嬉戏在丹壁青崖之上,美丽的风光,令人厌世而入名山去追求长生。 他游览仙阳时,又写下了“迁阳亭”诗: 揽旧访亭堠,兹地乃闽城。……琼涧夐崭崒,铜山郁纵横。 方水

文档评论(0)

文档专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