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華佛學研究 第十三期 頁53-89 (民國一○一年),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
Chung-Hwa Buddhist Studies, No. 13, pp. 53-89 (2012)
New Taipei: The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53 .
ISSN: 1026-969X
徑山刻藏考述 ∗
釋法幢 (謝謦后 )
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生
摘要
明代萬曆年間,徑山寺院的重興,不啻為再續祖師慧燄之空間載體,
《徑山志》表述「徑山中興之書」,以為法嗣, 「紹明祖席,奉揚宗
風」,以垂後世, 「法幢之所繇豎,法寶之所繇傳」,以鑒十方隳頺之殿
宇,得以重新。而於徑山刊刻藏經,不可不謂為 「法輪再轉之機」。
「從禪出教」 ,晚明《徑山藏》的刊刻,作為當時禪僧與佛教居士
復興佛教的動力,倡議創刻方冊藏經之矢志,期以 「法界無盡身雲,稱性
而演普門法界修多羅」,令眾人有緣誦讀法藏,依佛典所詮之教法,見佛
法身,了悟自性,而 「藉教悟宗」。本文探討徑山禪寺、寂照庵、化城寺
等三處刻經的歷程,包括紫柏大師等人參與刻藏的發願緣起,以及時空演
變之經過,並發掘徑山刻藏的時代意義與文史成果。其中,看到 「寺志」
與 「藏經」兩種佛教文獻的互用關係,也發現刊刻藏經與寺院重建,兩者
之間相互帶動的影響。本文研究,旨在彰顯明末漢傳佛教的一件大事因
緣。
∗ 收稿日期:2012.08.27 ,通過審查日期:2012.10.25 。
本文惠承杜正民師指導與推薦。感謝徑山禪寺戒興法師、法涌法師與慈恩寺
智渡法師等惠予協助或提供方便 ,本文曾於「紀念徑山禪寺開山 1270 周年
暨徑山與中國禪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 (2012 .08.2 1 ),徵得寺方同
意,修改內文而投稿,最後感謝兩位匿名教授的仔細審查 。
.54 . 中華佛學研究 第十三期(民國一○一年)
關鍵詞: 《徑山藏》、《嘉興藏》、《徑山志》、刻藏 、徑山寺
【目次】
一、前言
二、文獻探討
三、刻藏緣起與時空演變
(一)發願── 「從禪出教」與「藉教悟宗」
(二)演變──人事時地更迭
(三)歷程──徑山刻經三徙
(四)見證──殘存遺址古蹟
四 、徑山刻藏的文史成果
(一)雕造藏經之探勘
(二)徑山語錄等史料
五 、《徑山藏》、《徑山志》與徑山寺
(一)刊刻藏經與殿宇重興
(二)刊刻 《徑山藏》與編撰 《徑山志》
六 、結論
徑山刻藏考述 .55 .
一、前言
禪師如果以了脫生死為念,以實修證悟為本,是否當制心一處、矢
志用功參禪呢?然而,如果有禪師傾其生命之力,發願刊刻大藏經 ,可以
是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會問這是怎麼樣的時節,促成了 「刻藏」一
大事因緣?以 「不立文字」而卻 「不離文字」的禪宗,時至晚明,宗門情
況為何?何以禪僧與諸大德將藏經的刊刻,作為佛教發展復興的契機?而
「刻藏」對於宗門的傳承意義為何?從刻藏過程中所留下的史料,我們是
否可以窺見當時的佛教面貌?
自 2008 年起,筆者適逢寒暑假之際,來到內地巡禮祖庭,期許自身
於參學中,開闊視野、廣學見聞。走過無數寺院,當來到徑山萬壽禪寺,
有感此地祖席顯赫,諸如大慧宗杲、無準師範等祖師駐錫 ,大開禪法。在
南宋時為五山十剎之首,是臨濟宗祖庭,也是中日佛教交流的重鎮,因而
有幸閱讀到大慧祖師為士大夫開示修行要旨之書卷,內心感觸深刻。爾
後,從事佛學數位典藏專案,參與善本古籍佛典的電子集成,無意間,竟
銜接起與《徑山藏》的深刻法緣。
歷代書寫或刊刻大藏經的主事者,無非是欲將 「佛法流傳於未
來」,「如來慧命相續於有情」,令見聞者,悟佛知見。然而,刊刻大藏
經,時代一大勝事因緣,尤以民間力量所發起,所耗人力物資非同凡可,
如不是刻藏者為法獻身的發願、決心,何以在感動自己中感化人心,感召
後來者接踵相繼,成就刻藏大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初级钳工试题及答案钳工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都一中学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上学期新七年级分班(奖学金)模拟 数学提高试题(含解析).docx VIP
- 2024新疆职业大学招聘笔试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Unit 10 Baggage Service课件pptj电子教案.pptx VIP
- 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cctv百家讲坛全六部共36集).pdf VIP
- 民航服务英语unit 3 baggage service课件讲解.ppt VIP
- 预防高处坠落培训.pptx VIP
- 脊髓损伤的诊治指南.pdf
- 2025年起重机司机(限桥式起重机)Q2特种设备理论必背考试题库资料(附答案).pdf VIP
- 抛体运动题目.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