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赤水河大旅游区的开发
陈建庚
(贵州教育学院地理系,中国贵州 贵阳 550003)
摘 要:位于黔北的赤水、习水及仁怀二市一县,属于赤水河流域,是贵州丹霞地貌的集中分布区。自然景观以丹山绿海、急流飞瀑为特色,并汇集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建立赤水河大旅游区在于充分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形成规模效应。旅游开发决策(1)突出重点,创旅游品牌;(2)建立赤水河旅游走廊;(3)因地制宜进行旅游功能分区;(4)发挥区位优势,扩大客源市场。
关键词:丹霞景观 旅游开发 赤水河大旅游区 贵州
大旅游区的开发是当今旅游业发展中的新趋势,它有利于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组合,提高旅游吸引物的品位,以满足不同人群对旅游的多种需求。如旅行观光、休闲度假、愉悦身心、求知科考及探险等。对于旅游投资者来说,有利于配套建立旅游设施、交通、邮电通讯等,提高资金利用率和投资效益。建立一个跨越行政区界,能有机配合旅游业实体和管理机构,消除有关旅游资源、土地利用及效益分配等方面的矛盾,有利于旅游业的开拓和发展。以赤水河为主干线组成的大旅游区的开发,就是出于这个目的。
1 区域概况
1.1 位置和面积
赤水河大旅游区包括赤水、习水及仁怀三县市,位于贵州北部偏西。与四川省的古蔺、叙永、合江及重庆市的江津等县市相邻。经纬度位置:东经105°30′~106°35′;北纬27°33′~28°46′。总土地面积6716.9km2,总人口137万多。赤水河干流全长447.5 km,总流域面积11357 km2,赤水河干流穿仁怀、习水和赤水240多km内的大小支流数十条,出境处多年平均流量260m3/s,流域内河网密度为0.5~0.77km/km2[1]。
1.2 区域自然经济特点
地处赤水河中、下游的三县市有着相似的自然地理特征。大地构造处于黔北台隆边缘与四川台拗的交接部位,四川台拗在晚三迭世至白垩纪时期,一直处于大型内陆湖盆环境,沉积了几千米厚的含煤组合及红层组合,特别白垩系嘉定群的鲜红色厚层块状长石石英砂岩残留厚度达500~800m。
.17%;25°~35°的面积占10.75%,两者共占51%,平均坡度17.68°。山地面积三县市平均占72%,海拔1600m以上的山峰有十多座,最高点葫芦坪海拔1730.1m。而赤水河干流谷地,海拔多在300m以下,最低点在习水河出口处,海拔仅231m,相对高差近1500m[2]。
在上述地质地貌背景下,导致了区域内水热条件的再分配,垂直分带十分明显。在海拔600m以下的干支流沟谷中,湿热程度很高,年平均气温达18℃,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7.9℃,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8℃。年降水量1200~13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均在80%以上。植被类型以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并有不少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如桑科榕属植物,并为第三纪的古孑遗植物桫椤提供理想的避护所。
随着地势升高,海拔1000m以上,气候逐渐变得温凉,自然植被演替为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并有不少针叶树种,自然生态环境表现出多样性特点。
三县市地处黔北与四川、重庆接壤。因受巴蜀文化的影响,开发的历史较早,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贵州其它地区要发达些。特别是以茅台酒著称的酒文化,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地方经济有较大的增长。但在国民生产总产值中,农业的比重仍占一半以上,整个国民经济仍处在低水平状态。经济情况较好的赤水市,1997年国民生产总值5.9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100元。习水县农民人均收入1245元,人均占有粮食453kg,只能说基本上越过温饱线,有的边远山区出现返贫现象。该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和劳动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
1.3 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赤水、习水及仁怀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保存较好,蕴藏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历史文化有特殊之处,但旅游业的发展却十分滞后。1988年以来有游人自发到赤水等地旅游,才开始注重旅游业的发展,但投入十分有限,旅游设施很不完善。据不完全统计,旅游开发较早的赤水1988年有游人2.5万人,1989年达3万人,1990年达4万人,到1995年已增加到8.7万人,逐年呈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旅游设施的不断完善,又逢国家实行双休日和放长假,游客在节假日猛增,有时甚至出现火爆场面。习水县有关部门已感受到这股强劲的旅游东风,力图把县境内的旅游资源优势化为经济优势,把旅游开发摆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1999年7月在习水召开了第六届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全国著名的地理旅游专家云集习水,掀起了人民办旅游的热潮。仁怀市亦看好旅游,投资开辟了城郊的人民公园,茅台镇建成独具风格的酒文化博物馆。三县市大量的资金已投入到旅游交通的改善和建设上。
2 旅游资源的优势
2.1 丹山绿海 千瀑之乡
这一地区以大面积分布的丹霞峰林峡谷地貌为特色。丹峰耸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