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io3 ·
· 科 学 哲 学 ·
论范 ·弗拉森的语境相关解释模型术
闰 坤 如
科学作为条理性、系统性的理论体系,决不仅仅局限于对 自然现象的描述,它还要尝试找到对 自
然现象的规律性解释 。1948年亨普尔 (C.G.Hempe1)和奥本海姆 (P.Oppenheim)提出了第一个科
学解释 (scientificexplanation,又译作 “科学说明”)模型,认为解释相关是逻辑相关。范 ·弗拉森
(BasC.VanFraassen)反对解释的语义模型,他认为只有语境相关才是真正的解释相关 : “除了科学
上相关依赖,没有任何因素是解释相关的;而在科学上相关的因素中,解释相关因素是由语境决定
的。”(Fraassen,1980,P.126)范 ·弗拉森从语用学视角提出了新的科学解释模型,对他来说,所
有解释都是 “语境相关”的活动。
一 、 范 ·弗拉森的语境相关解释模型
范 ·弗拉森的语境相关解释模型包括三个方面: (1)解释模型要求有需要解决或回答的问题,
即Why.问题 ;(2)科学解释就是对问题的回答 ;(3)科学解释需要在问题的回答 中做 出更合适的选
择,一个合理的解释就是一个合理的回答。(ibid,PP.123—138)范 ·弗拉森的解释模型的核心是语
境,他认为一个解释就是对 Why一问题的回答 ;正确的答案依赖于语境,回答者的兴趣也包含在语境
中。他主要通过对 Why一问题的结构的分析突出了语境因素在解释中的作用。范 ·弗拉森的语境包含
了三个语境相关的成分,即:(1)被一个所予疑问句表达的特定的Why-问题 ;(2)在对答案的评价
中所使用的背景知识K;(3)包含在问题中用以确定解释相关性的相关关系。(ibid,1977,PP.143~
150)范 ·弗拉森的解释模型的语境相关具体表现在:
1.Why.问题的提出以及对问题的合理回答一般都由语境确定,即语境相关关系决定了所要提出
的问题以及对它的回答。
在特定语境 中的why一问题是 由三方面的因素构成的,用符号表示为:Q=P ,X,R,即
“
一 种 W‘hy一问题 ’的回答是Q,Q是一个有序 的三元组 P ,X,R,这里的P 是 问题的主题,
x是由包括了主题的集合 {P,,…PK,…}所组成的对照类 ,R是相关关系”。(ibid,1980,PP.142—
143)对于同一个Why.问题的陈述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形式,也就是说Why-问题到底是 问什么需要在
不同的语境中确定。一个Why.问题在其语句的意义或指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在不同的语境中由于
选择了不同的对照类 ,可以问不同的Why.问题 。例如:对 “亚当为什么吃苹果”这个 问题可以从几
种不同的视角提出,比如:(1) “为什么亚当吃的是苹果,而不是梨子、香蕉、菠萝”,(2) “为什
么亚当吃掉了苹果,而不是拿给夏娃”,(3) “为什么是亚当而不是夏娃吃了苹果”。
本文得益于复旦大学张志林教授 、武汉大学桂起权教授以及 中山大学黄敏的帮助和指点 ,在此表示感谢。
· lo4 · 《哲学研究》2009年第9期
why.问题的提出,一般并不明确地指出对照类,但在一个具体的语境中,无论是提问者也就是
要求解释者还是回答者也就是解释者,都能够清楚地知道这个疑问句在这个语境中表达的究竟是哪一
个why一问题。对Why一问题的回答,也就是科学解释要受制于特定语境中问题的问法和表达,我们要
根据问题的不同问法做出相应的回答 。范 ·弗拉森认为: “为什么P”的一个 回答应该表明 “为什么
P而非P,”,这里 P 属于预定的对照类。 “这个对照类也是 由语境决定的” (Fraassen,1980,P.
129),我们只有根据不同的语境来分析对照类。Why.问题的对照类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作用,
认识到这一点至关重要。对照类不同,对Why.问题的回答也就相应的不同。
2.对 Why.问题回答的评价离不开语境 。
为了保证Why一问题 回答的合理性,范 ·弗拉森提出了对一个问题的答案A的评价的三个标准:
(1)命题A是不是可接受的或者可能是真的。
(2)A作为原因而不是作为对照类的其它因素支持主题 P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我们关心天气》优秀PPT课件.pptx VIP
- 招投标流程实务操作评审要点配置流程专项练习试卷.docx VIP
- 2025年银行纪检笔试题目及答案.doc VIP
- 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范畴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学校应急预案汇编.doc
- 医院保洁工作安全保障措施.docx VIP
- 唐代经济史陶希圣 鞠清远人文1936年年第7卷第7期.pdf VIP
- 信息处理技术员(基础知识、应用技术)合卷软件资格考试(初级)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docx VIP
- 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3教案(全国通用).doc VIP
- 建设项目报批报建管理规定模版模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