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7卷第5期 贵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V0I.27 No.5
2009年9月 JOURNALOFGUIZHOU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OSp.2009
反思 ·探索 ·融合 ·多元
— —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史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王 小 依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广州 510507)
摘 要: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唯物史观就蓬勃发展。最终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史学领域一
统天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逐步偏离正确的航道,进入教条化、绝对化,在 “文革”十年 中,发展到极端,
以致学术万马齐喑。在经历了长久的压抑后,史学理论研究迎来了学术的春天,蓬勃发展 ,多样性 日渐突出。本
文试从30年来史学理论发展变化的作一简单的反思、探索、融合的梳理考察并揭示其多元化发展趋势。
关键词:改革开放;史学理论;发展 ;回顾;展望
中图分类号:K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99(2009)05—0140—05
20世纪初,在西方强势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进一步压力下,西方各种思潮蜂拥而至,并在欧风美
雨俄化影响下,以梁启超、章太炎等为代表的先贤们提出了并实践了 “史学革命”,标志着传统史学向现代
史学的转变。唯物史观在经马君武、朱执信、幸德秋水介绍下登陆中国,掀起了波澜。李大钊在 “五四”前
后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论著,系统介绍了唯物史观,越来越为大多数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影响日渐深远。
三十年代郭沫若 《古代中国社会》是第一部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地研究中国历史的第一部专著。后经吕
振羽、翦伯赞、范文澜等的开拓耕耘终于逐步构建了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中国史学体系。并在中华人民共
和国建立后从边缘走到了中心成为主导中国史学研究的不二法门。由于受斯大林主编的 《苏联共产党
(布)历史简明教程》被当作 “马克思列宁主义百科全书”和 “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唯一正确的解释”的影响。
由于建国初为紧密配合反帝反封建及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历史研究的选择,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评价
及历史规律的概括都表现出了较强的政治实践性,对唯物史观的理解有了偏差。在建国后 l7年中,这些
偏向的唯物史观和真的唯物史观一路坎坷的走来,最终在长达十年之久的 “文化大革命”中发展到了顶
峰,教条化和绝对化。文革结束后,特别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
线之后,中国历史发展进人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被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取代,现代化成
为社会发展的潮流,在现代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史学理论开始了长期、全面、深入的反思和新的探索,当
代中国史学正是在唯物史观的全面反思与新的探索中实现了自身的升级、提高和发展。
一 、 反思——史学理论的重构
文革结束后,全国都在进行深刻的反思,思考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中国,为什么出现诸如反右斗
争、文化大革命等这样一些匪夷所思的现象,而且范围如此之广 ,肆虐如此之狂,延续时间如此之久?在此
背景下,史学界首先对一直支配人们头脑的阶级斗争、暴力革命等各式各样被宣布为历史规律、普世法则
的观念、话语产生了怀疑。对一些教条化、绝对化的理论进行了反思。文革刚结束 《历史研究》、《光明日
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了大量批判 “四人帮”利用历史进行反党活动的文章。白寿彝 《儒法斗争史的虚构》
(《中国建设》1978年9月号),黎澍 《“四人帮”对历史学的大破坏— — 评所谓研究儒法斗争史的骗局》
收稿 日期:2009—06一l1
作者简介:王小依 (1965一),女,贵州贵阳人,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教师。
· 140 ·
(《历史研究》1977年第2期)、《正确理解 “古为今用”》(《光明日报》1977年9月 1日)等。这批文章对影
射史学实践上的反动、理论上的荒谬、对史实以及历科学的践踏和歪曲、恶劣的社会与学术影响,进行了深
入的剖析 。
接下来在 1979年3月在成都召开的历史学规划会上,许多历史学家对这些长时间支配史学研究的理
论观点提出了怀疑,并以此为契机发表了很有益的观点,并在随后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四届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无损检测员赛项)选拔赛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结缔组织病相关的间质性肺疾病诊断和治疗.pptx VIP
- 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docx VIP
- 2024届高考作文素材- 敦煌.docx VIP
- 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真题(人教版,含答案).docx VIP
- 05G511 梯形钢屋架图集标准.docx
- ARM Cortex-M 系列:ARM Cortex-M7 系列_(4).Cortex-M7的指令集.docx
- 全驱动灵巧手的电气系统设计及控制方法研究.pdf
- 眼肿瘤 ppt课件(最新文档).ppt VIP
- 天然气企业LNG储配站交接班记录式样.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