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早期音乐传统与20世纪现代作曲观念.pdfVIP

欧洲早期音乐传统与20世纪现代作曲观念.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Joum~ oftheCentralConserv~oryofMusic 欧洲早期音乐传统与20世纪现代 作 曲观念 亚平 摘 要:几乎每一种20世纪现代作 曲的新手段——序列、对位、复杂节奏、象征、分割、拼 贴、微分音、极简音乐、无声音乐,都可以在西方早期音乐中寻访到 已经存在过 的踪迹。但早期 音乐和20世纪音乐终归不是 同一类型的音乐,它们分别形成于不同的社会历史土壤,不 同的时代 和文化气候。我们把这两种音乐现象并置在一起主要有两个用意:第一,不要忘记历史,更不要 轻视历史,应该加强对早期音乐的关注和研究;第二,带给我们一些历史的思索——为什么历史 上两个非调性音乐的时段,会在技术上 出现一些 内在的相似性?为什么调性时代来临,某些早期 音乐的形式现象退居幕后?而当调性衰落,它们又重新出现?这是偶然的吗? 关键词:欧洲早期音乐传统 ;现代作 曲观念;非调性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9.3/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9871(2012)02—0011—15 引 言 本文 所涉及的欧洲早期音乐大致上是指的1600年前的欧洲音乐,或 “前调性”时期的欧洲音乐,更 确切地说,本文所关注的绝大多数早期音乐现象发生在 1200--1600年间的晚期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 。这 一 段调性确立之前的欧洲音乐与2O世纪调性解体之后的音乐有什么联系?当我们倘佯在欧洲早期音乐的历 史长河中时,种种迹象提示我们,很多我们今天熟悉的音乐现象似曾相识地好像在几百年前已经出现过。 这种隐隐约约的历史相似性使我们不停地对历史来 回打量:一方面在早期历史中积极搜寻 ,另一方面又不 时地回头眷顾 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艺术。 以下是一些音乐现象的罗列和搜集。当我们把散落在早期音乐各个角落的被遗忘的历史碎片汇拢 ,并 把它们和20世纪现代音乐并置时,一种强烈的历史意识被唤醒 ,这种历史意识将 “过去”和 “现代”连接 起来。这种并置意味着什么?它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历史感受?当两种相隔遥远而陌生的文化不期而遇 , 彼此礼节性地招呼,致意,生疏而略显局促 ,但却又隐约地从对方感受到些许熟悉和亲近。这是多么奇妙 的感受 !下面,让我们置身于这种人为的历史组合,或许它们可以带给我们许多关于文化 、文 明以及音乐 的过去和未来的思考。 一 、 序列思维 自从勋伯格于20世纪3O年代发明十二音作曲法 以来 ,这种作 曲方式一直被很多作 曲家重视和利用 , 人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各种各样新的尝试和探索,发展出各种不同类型的序列音乐作曲技术。然而这种技 收稿 日期:201l一09—07 作者简介 :姚亚平 (1953~),男,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 。 课题来源 :中央音乐学院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研究项 目 “欧洲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研究”,课题号:05JJD760175。 · 12 ·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季刊)2012年第2期 术思维的原初形态并非产生于20世纪,它并不是现代作曲的专属,早在欧洲早期音乐 中这种技术形态己经 有所体现。大约 14、l5世纪这种技术得到非常普遍的运用,虽然在复杂性、完备性和技艺的精致程度上来 说它们也许无法与2O世纪的序列技术相 比,但其思维方式却很相似。序列技术的本质是预设一个原型的程 序包 (如一个十二音序列),以后的音乐发展利用这个原型做各种变形处理 ,就这一点来说流行于欧洲 中世 纪晚期和文艺复兴早期的 “等节奏”技术 (isorhythm)是一种类似 的序列思维。下面是 中世纪等节奏技术 的例子 (谱例 1)[1](P.16): 谱例 1. (a) 摹 垂 (c) Taleal— — ———————————————————一 TaleaII~ Colot1 。‘…。’’ t ·-··+‘‘’ ’‘。 ‘ ‘。 ‘‘-‘····--… · ··-·-… 一·--·…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