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枯雷尔氏菌致病性代谢组学异质性研究在青枯雷尔氏菌致病.docVIP

青枯雷尔氏菌致病性代谢组学异质性研究在青枯雷尔氏菌致病.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枯雷尔氏菌致病性代谢组学异质性研究 史怀,刘波*,陈峥,郑雪芳,潘志针,陈梅春,朱育菁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 摘要: 关键词:代谢组学,青枯菌,致病性Metabonomic method in Ralstonia solanacearum Pathogenicity Research ShiHuai, LiuBo, ChenZheng, ZhengXuefang, PanZhizhen, Chen Meichun, Zhu Yujing Agricultural Bioresources Research Institute,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Fuzhou,350003, China Abstract: Key Words: metabonomic, Ralstonia solanacearum, Pathogenicity 青枯病是由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世界范围的重要土传病害, 可危害包括许多重要经济作物在内的44个科的300多种植物,此外还可以侵染许多杂草和其他非寄主植物的根部。多数作物一旦发病即表现枯萎症状并导致全株死亡,每年造成巨大的农业经济损失[1]。青枯雷尔氏菌存在强致病性菌株和无致病性菌株,前者侵染寄主植物后可导致寄主的发病;后者可以侵染寄主植物,但不引起寄主发病[2]。在自然状态下,青枯雷尔氏菌致病力具有多样性。青枯雷尔氏菌致病力的早期检测,对于预测青枯雷尔氏菌的发生危害,研究其微生态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青枯雷尔氏菌致病性的测定方法有:生物测定、选择性培养基测定、脂肪酸测定、离子交换色谱测定、蛋白组学测定等[3-6]。 代谢组学(metabonomics)通过测量生物体代谢产物的种类和浓度变化,分析系列关联生物标记物的综合差异,从而揭示生物系统对基因以及环境变化[7]。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在其生长稳定期相对稳定且产量高;同时,微生物的培养条件、样品制备以及代谢组学数据采集方法均人为可控,实验数据具有可重复性。已有将代谢组学分析用于微生物的分类鉴定[],但不同致病性青枯雷尔氏菌的代谢组学分析判断尚未见报道。1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菌株均为本课题组自行分离保存信息见表1表1 供试菌株菌株编号 致病性 寄主 备注 FJAT-91 强 番茄 采自福州闽侯 FJAT-1448 采自南平建瓯 FJAT-1457 FJAT-1453 弱 番茄 采自南平建瓯 FJAT-1458 FJAT-1463 FJAT-T763 弱 番茄 Tn-5随机插入导致致病性丧失 FJAT-T871 1.2 仪器与试剂 Agilent 1260/6520 Q-TOF LC/MS,配ESI电喷雾离子源;Eppendorf高速冷冻离心机;Sanyo超低温冰箱;甲醇、乙腈、乙酸铵,均为色谱纯。 1.3 样品制备 青枯雷尔氏菌分别接种于TSB培养基中,设2个重复,30 ℃摇床(200 r·min)培养24 h,12000 r·min-1离心去除菌体,上清液中加入等体积的乙腈,12000 r·min-1离心10min,上清液经0.22 μm微孔滤膜过滤后保存待测。 1.4 液相色谱与质谱条件 色谱条件:Agilent ZORBAX Extend-C18色谱柱(2.1×50 mm,1.8-Micron);柱温35 ℃;进样体积10 μL;流动相A为10 mmol/L乙酸铵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梯度洗脱:0-3 min 10% A,3-15 min 10%-50% A,15-25 min 50% A;25-27 min 50%-10% A,27-35 min 10% A。质谱条件:ESI源;正离子扫描,具体参数见表1表1 LC/MS在ESI离子模式下的操作参数 Table 1 Parameters of LC/MS on ESI positive mode 参数 设定值 毛细管电压 20 V 喷雾器压力 30 psi 干燥气流量 10 L/min 干燥气温度 300 ℃ 碰撞电压 230 V 锥孔体电压 65 V 质量范围(m/z) 100~1000 标准质量 121.050873;922.009798 1.5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参考史怀等[]的方法,利用Agilent MassHunter 工作站软件(含Qualitative Anlysis和Mass Profiler Professional模块)处理原始MS数据,包括分子特征提取、背景扣除、数据筛选,并进行统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