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语言的变异以及对民族语言的冲击.pptVIP

浅析网络语言的变异以及对民族语言的冲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网络语言的变异以及对民族语言的冲击 林祈 2006年11月13日 什么是网络语言 广义的网络语言指网络时代出现的所有与网络和电子技术有关的语言,如:“拨号上网”“平台”“接口”“个人主页”“服务器”“附件”“访问”“点击”; 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在网上交际所用语言,也就是所谓“网民”们说的话语,如:“伊妹儿”、“霉女”、“恐龙”、“猫”、笑脸是 :-)、生气是(:-、做鬼脸是  :-p 。 网络语言的生成 网络是语言的一个新载体,载体的变化往往造成语言风格或语体的变化。语体是语言的环境变体,网络催生了语言的新语体——网络语言。我国自1990年大力发展网络研究和应用后(特别是1995年后),由活动在网络虚拟空间、具有自主、开放、包容、多样和创新特点的网民群落逐渐创造和形成中国的网络语言——在网络这种特殊环境中(例如BBS、OICQ、E-mail)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载体、社会语言的变体——网络语言语体。在网络语言语体中完全病句、数字、符号、拼音、汉字、英文字母杂糅表达式成了正宗语言,成为网民的习惯用法,规范汉语却变成另类表达。 网络语言的创新变异 昨天晚上,我的GG带着他的“恐龙” GF(女朋友)到我家来吃饭。饭桌上,GG的GF一个劲地向我妈妈PMP,那酱紫真是好BT,7456。我只吃了几口饭,就到QQ上“打铁” 去了。 昨天晚上,我的GG(哥哥)带着他的“恐龙”(丑陋的) GF(女朋友)到我家来吃饭。饭桌上,GG的GF一个劲地向我妈妈PMP(拍马屁),那酱紫(样子)真是好BT(变态),7456(气死我了)。我只吃了几口饭,就到QQ上“打铁”(发帖子)去了。 词汇上的变异 英文字母化 以英文开头字母简写,约定俗成。如:BTW是英语by the way的首字母缩略词,是“顺便说一句”的意思,而HAGO、HHOK和MYOB分别是“have a good one(祝过得愉快)”、“ha,ha,only kidding(开个玩笑罢了)”和“mind your own business(不关你的事)”的缩略语。在表示对某个玩笑或幽默的欣赏时,常常会用到ROFL,是“笑得在地上打滚(rolling on the floor,laughing)”的意思。 使用英文字母仿英文常用语之谐音,如IC(I see(=[我明白了]) ICU (=I seek you。[网上呼叫:“我找你”];ICQ(1 seek you之谐音;ICQ本是最早的网络寻呼软件名);C—YA(:See you again:再会); BBL(Be back later,过会回来);BRB(:Be right back,马上回来 );DL(download,下载);FAQ(常见问题,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FT(分特:Faint的简称,晕倒);IMHO(窃以为,源于洋文:In My Humble Opinion。大都是洋人用,属于Internet的文言文)。 语法的变异 冒传统语法规范之大不韪,大量使用反传统语法规范的语句。如汉语中副词“很”一般不用来修饰名词,但在网语中,“很+名词”很常见,如“很女人”(即“很有女人味儿”)、“很男人”、“很军人”(“有军人风度”)、“很克林顿”(“很不诚实”)、“很书本”(“书生气十足”)。又如“强/巨/狂/严重”等形容词,在网语中常改用作副词,表示特别,起夸张、加强语气作用,例句:我对你的说法严重支持! 借鉴外来语言的语法予以创新。如借鉴英语的ing 形式来表示进行时,例句:无限郁闷ing。 而“……的说”则来自日语语法“……とぃぃます”,表示认为、觉得,例句:“似乎他态度老强硬的说”。 大量使用方言语法。如:“难过得死掉了”、“累死掉了”、“走先(先走)”、“早上(早上好)” 、“我倒”(表示晕倒)…… 语义上的变异 有一些传统词汇在网上常被赋予新的含义。 例如:打铁(贴帖子,在BBS上发表文章);机车(不上道、自以为是);孔雀(自作多情);隔壁(相邻的论坛);大侠(超级网虫,网络高手);楼上楼下(帖子中的上下部分,为了叙述方便;另外一个相关词是楼主,指发起该主题的人);顶楼(指第一个贴,“隔壁”论坛中的另外一个主题);灌水(在网上发表长篇大论而又内容空洞、“水分”含量高的文章);天才(天生蠢材);神童(神经病儿童);蛋白质(等于“笨蛋+白痴+神经质”); 潜水艇(没水平);化妆(意指粉发涂强,转意奋发图强);偶像(呕吐的对象)等等。 网民们还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具体可感的事物,创造地性地产生其比喻义。 例如:“恐龙”(指相貌丑陋的女性网民);“青蛙”(是指网上的男性公民);“水母”(指在BBS上极能灌水的女性网民);食肉性恐龙(长相丑陋的泼妇);食草性恐龙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