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 40 · 高 分 子 通 报 2008年 6月
氢氧根对苯乙烯和 甲基丙烯酸 甲酯 ATRP悬浮共聚的影响
周 冰,刘子利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南京 210016)
摘要:在 85℃下 ,以 一溴异丁酰溴为引发剂、氯化亚铜为催化剂、2,2-联吡啶(bpy)为配体 ,研究了氢氧化钠
(NaOH)含量对苯乙烯和 甲基丙烯酸 甲酯的原子转移 自由基悬浮共聚合的影响。 H—NMR分析和共聚竞聚率
(St:0.83,MMA=0.82)表明St/MMA原子转移悬浮共聚容易形成恒 比共聚。ATRP的悬浮聚合表现 出较好 的
可控 /活性特征 。在试验水相 中氢氧根浓度为 0至3%的范围内,单体转化率、in[ ]。/[ ]和表观反应速率常数
都随着氢氧根浓度增大而增大 。氢氧根并不影响聚合反应的一级动力学特征,但具有加速 St/MMA原子转
移悬浮共聚反应的作用。探讨了氢氧根在 St/MMA原子转移悬浮共聚反应中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 :原子转移 自由基聚合 ;悬浮共聚;氢氧根 ;反应动力学
引言
原子转移 自由基聚合 (AtomTransferRadicalPolymerization,ATRP或原子转移聚合),是 1995年报道的
一 种具有 “活性”和 自由基聚合特征的新聚合技术…。在 ATRP的聚合方法中,由于悬浮聚合方法独特的
经济性优势 ,ATRP悬浮 聚合 引起诸多学者重视 。。Matyjaszewski教授研究 了甲基丙烯酸 甲酯 的水性
ATRP聚合 ,反应在封管中进行 、无外加搅拌 J。朱常英研究了外加搅拌条件下苯乙烯和 甲基丙烯酸甲酯
的原子转移悬浮聚合 ,结果表明采用开放体系的ATRP悬浮聚合具有可控 /活性特征 ,可得到分子量分布
窄的聚合物。但是聚合存在引发剂引发效率低 、单体转化率低 、可控程度不如本体聚合等问题 ;产生这些
问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一部分 CuX向水相 的扩散导致 了反应相中 CuX量减少 。张敏等利用水 中
NaC1的盐效应和氯离子的同离子效应抑制 CuX向水相的扩散 ,结果表明在水 中加入 的NaC1浓度达到
20%后能有效地抑制了催化剂配合物 向水相的扩散 ,聚合可控程度增 强 。Limer等采用了在油相 中溶
解能力更强 的CuX配位体 ,以减少 CuE1扩散 ,提高引发效率 ]。Bicak等在解决 CuE1扩散问题时使用 了
悬浮稳定性更好的聚四氢化吡咯作为悬浮聚合分散剂 j。
已有研究表 明ATRP悬浮聚合速率 比同样温度下的ATRP本体聚合要快 的多 ,水 的存在对 ATRP
聚合有加速作用 ,同时研究也发现乳液聚合体系 pH值可抑制 或促进 口刚聚合 。ATRP悬浮聚合体系中氢
离子(H )和氢氧根离子 (OH一)对聚合反应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本文研究了不同氢氧根浓度对苯乙烯/甲
基丙烯酸甲酯原子转移悬浮共聚的影响,并根据动力学分析探讨了氢氧根加速 ATRP悬浮聚合的机制。
l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及试剂
苯乙烯 (St):AR(天津科密欧化学试剂开发中心);甲基丙烯酸 甲酯 (MMA):CP(gL海凌峰化学试剂有 限
公司);一溴异丁酰溴:AR(Aldrich);氯化亚铜(CuE1):AR(上海振欣试剂厂);2,2-联毗啶(dNbpy):AR(国药集
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乙醇 :AR(南京宁试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聚 乙烯醇 (PvA):醇解度 88%(北京有机化
工厂);碳酸镁(MgCO。):AR(上海统亚化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氯化~1(NaC1):AR(Jz海殷祥生物科技有限公
司);氢氧化钠 (NaOH):AR(上海 山浦化工有限公司);盐酸 (HC1):AR(上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 :周冰(1982一),男,山东济宁,在读硕士生 ,从事高分子材料合成技术的研究;
联系人 :刘子利 ,博士,副教授 ,E—mail:zililiu@sohu.corn,电话 :025
维普资讯
第 6期 高 分 子 通 报
1.2 SU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课件.ppt VIP
- Unit 2 Home Sweet Home Section A(2a-2e)课件 2025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pptx
- (2025秋新版)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Happy Holiday》PPT课件.pptx
- 中级婴幼儿发展引导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 幼儿园大班开学第一课教案(通用).pptx VIP
- 《初中生文明礼仪主题班会课件》.ppt VIP
- 《音乐教学法》课件.ppt VIP
- 高考英语句子成分及句子基本结构(共32张PPT).pptx VIP
- 河道段治理工程施工方案(3篇).docx
- 广西定向就业协议书.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