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I刊与清代甘肃进士的时间分布陕甘分闱.pdfVIP

刀I刊与清代甘肃进士的时间分布陕甘分闱.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年第5期 青海社会科学 2009年9月 SocialSciences September,2009 No.5,2009 Qinghai 陕甘刀I刊分闱与清代甘肃进士的时间分布 陈尚敏 【摘要】清代陕甘分省始于康熙初年,两省分闱却迟至光绪元年,经时任陕甘总督左宗棠的奏请才得 以实现。清代甘肃进士中式时间分布,大致受清廷科举政策调整、国内时局变化、陕甘分闱以及本土战乱 等因素的影响。清代甘肃进士中式人数居各行省之末,其中陕甘长期合闱影响甚巨,同时甘肃地区的民族 构成、民间社会支持乏力等,也是其中重要的制约因素。 【关键词】陕甘分闱;清代;甘肃进士;时间分布 【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338(2009)05—0130—05 康熙六年(1667),陕甘分省,分置后的甘肃辖境包括今甘肃省全境、青海省的东部地区和宁夏回 族自治区的大部分地区。与陕甘同时分省的还有湖广、江南两省…。清自康熙五十一年(1712)实施 分省取士政策,故分省便伴随着分闱。雍正元年(1723),由原湖广析治的湖北、湖南分闱;乾隆元年 督左宗棠的奏请才得以实现。 清代甘肃进士中式的时间分布,大致受清廷科举政策的调整、国内时局的变化、陕甘分闱以及本 土战乱等因素的影响。清代甘肃进士中式人数居各行省之末,其中陕甘长期合闱影响甚巨,同时甘肃 地区的民族构成、民间社会支持乏力等,也是其中重要的制约因素。’ 一、左宗棠与陕甘分闱 同治五年(1866),左宗棠出任陕甘总督,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际,时陕甘回民起义进人高潮。“左 宗棠威望素著,熟娴韬略,于军务地方均能措置裕如,因特授为陕忖总督,以期迅扫回氛,绥靖边 围。”【3j(卷139’于此可见,左宗棠肩负使命的重点之所在。但在他实际的施政过程中,文治也占有相当 重要的地位,“关陇要事,读书为急”[4](v355)。换言之,推行儒教,同样足他施政的重大关切。晚清湖 湘地区乃理学经世思想莺镇,左宗棠为其中代表人物,深知儒家教化对恢复和重建社会秩序的作用。 秦翰才在《左文襄公在西北》一书设专章讨论左宗棠文治措施,包括兴办书院、兴办义学、刊发书籍、 甘肃分闱乡试与分设学政四个方面怕J【一-215)o 自宋代以降,伴随着政治中心东迁,甘肃遂成边远之区。翻检左宗棠的相关奏稿、札件、书信等, 多以“边徼苦1)(”、“边荒”名之,甚而慨叹“自有天地以来,此方不沾圣人教泽”【6“蹦¨。战乱更使“民 俗陵夷,泯棼口盛。不但幼杀争夺,视为故常,动辄啸聚多人,恣为不法。而民间伦纪不明,礼教久皲, 于躬犯义之案,诛不胜、珠”J。甘肃自占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某些少数民族地区在清代依旧沿袭 土司制。正是基于此,左宗棠遂有“缘地杂华戎,习俗渐染已深,正恐夏变为夷”¨o之叹。 传统儒家经典视野中的天下,即是一个由文明的中原王朝和拱卫在周边地区的蛮夷构成的宅问。 这种天下观形成了中心和边缘的分野,自居中心的中原王朝自有改变边地夷族的责任,“吾闻用夏变 本文系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清代甘肃进士研究”(091l—04)相关成果。 130 万方数据 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孟子·滕文公上》)。这种“变”实际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为武力驯 服,“戎狄是膺,荆楚是惩”(《诗经·鲁颂·闼官》);二为文教怀柔,“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论语·季氏》)。儒学自汉代处独尊地位后,历代王朝在诸多领域袭用其阐释的治国理念。左宗棠 对甘肃的定位,即是一个边远的、蛮夷聚居之区。加之回民起义,更强化了他实施文治的决心。传统 中国,治教不分,因而在士人的观念中,文治不只是教育措施问题,更深寓着政治目的。长期的历史经 验表明,治边单凭武力,难收长治久安之效。因此,只有从这一视角出发,才能认识左宗棠兴学的真正 意图。 陕甘合闱时期,甘肃十人参加乡试,要远赴西安,交通不便,盘费高昂,影响了他们正常应试。甘 肃“科名向隅”、“士子不加劝”,陕甘长期合闱,影响甚巨。科举不仅为官僚体制选拔政治精英,同时 还造就一批社会的榜样人物,作为转变民众观念和维护社会安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