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轿车产业分析报告(终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中国轿车产业 中国轿车产业的现状 在我国汽车工业从“缺重少轻,轿车等于零”走到现在的发展历程中,轿车的发展其实只有十几年。从开始只有一汽、东风、上汽搞轿车项目到现在轿车制造企业已像雨后春笋般发展,轿车的品牌也由红旗、上海等可怜的发展到目前已有40多个品牌200多个车型,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我国近年来的轿车产、销售量如表一和图一所示 表一 年份 轿车产量 轿车产量 年增长率 汽车总产量 轿车占汽车 总产量的百分比 轿车的销售量 轿车销售率 (销量/产量) 1997 487695 0.246 1582628 0.308 474200 0.972 1998 507891 0.041 1629026 0.311 508300 1.000 1999 565000 0.112 1830000 0.308 570000 1.008 2000 605000 0.070 2069000 0.292 613000 1.013 2001 703500 0.162 2334400 0.301 721500 1.025 2002 1227000 0.744 3262947 0.376 1164000 0.948 2003 2018875 0.645 4444000 0.454 1971600 0.976 图 1 另一方面,中国的企业已有数十家,然而民族轿车品牌却只有红旗、中华、奇瑞、吉利及哈飞赛马等。这其中只有红旗属于大企业一汽,其他均为小企业或新兴企业,它们的产量不足整个轿车产量的10%。由于国外汽车企业进入中国,上海大众、一汽大众、神龙公司以及上海通用等一个个大型中外合资轿车企业迅速崛起,并成为中国轿车工业的主力军,国际“6+3”(通用、福特、戴姆勒一克莱斯勒、丰田、大众、雷诺一日产6家集团公司,和相对独立的本田、标致一雪铁龙和宝马3家公司)巨头已经实际完成了在中国轿车业的布局。因此,在中国的汽车品牌中,合资品牌的车占据了大半个中国市场。在中档轿车的市场中主要有奥迪、帕萨特、别克、雅阁、马自达等品牌;在低档轿车市场中主要有哈飞、夏利、奥拓以及奇瑞Q0等14个品牌。说明我国工业自主开发能力还处在一个低水平徘徊的状态,仍然没有走出“引进一落后一再引进一再落后、开发能力不足一依赖一更不足一更依赖”的双重怪圈。反映出我国轿车品牌的自我创新能力不足,只注重眼前的盈利而忽视了长远的品牌树立,复制别人多而自己创新少  1.汽车产业的全球性联合重组步伐加快。   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全球汽车生产能力过剩,安全、排放、节能法规日趋严格,产品开发成本、销售成本大幅度提高,促使汽车工业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汽车跨国联盟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潮流。戴姆勒与克莱斯勒合并,雷诺和日产联手,福特收购沃尔沃轿车,通用控股日本五十铃、铃木和富士重工等,基本形成了年产400万辆以上六大汽车集团,其产量已占世界汽车产量80%以上。强强联合使汽车技术、产品和企业国际化的特征更加明显,汽车大企业更具实力和竞争力。   2.技术创新能力成为竞争取胜的关键。   汽车市场竞争实质上是现代科技的较量,是技术创新的竞争。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已把主攻方向从实施精益生产、提高规模效益转向以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对汽车工业的开发、生产、销售、服务和回收的全过程进行提升。围绕安全、环保、节能等重点领域,采用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开发研制新车型,占领技术制高点。以美国政府发起的“新一代汽车伙伴计划”(PNGV)为代表用高新技术提升汽车产业已全面展开,并取得重大突破。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使汽车电子产品占整车价值的比例从现在的12%15%提高到2005年的25%30%。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正在走向实用阶段。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将更加广泛,跨国汽车集团正将自己雄厚的技术实力、丰富的人力及财力资源与互联网相结合,同客户、经销商、供应商等建立一种新的模式。   3.采用平台战略、全球采购、模块化供货方式已成趋势。   为提高产品竞争力,国际汽车工业广泛采用平台战略、零部件全球采购、系统开发、模块化供货等方式,使新产品开发费用和工作量部分地转嫁到零部件供应商,风险共担,实现在全球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提高产品通用化程度,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大幅度降低成本。不少汽车跨国公司正在积极研究减少平台数量,增加零部件供货商产品开发的工作量。2 2、消费结构上,两极分化的趋势将日益明显。 首先,对03年、04年轿车消费结构比较,可以发现这种趋势初露端倪: 11万价格≥7万元轿车的销量比重 从前年的10.1%上升为去年的22.2%; 7万元以下)的轿车的销量比重从前年的17.6%上升为18% 14万价格≥11万元轿车的销量比重,从前年的22.5%下降为13.4%

文档评论(0)

企管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