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氯联苯复合污染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变化
滕 应1,2,徐 莉1,2,邹德勋1,2,李振高1,2,骆永明1,2?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08;
2.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08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是指示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其功能的重要传感器。采用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s, PLFAs)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某POPs高风险区PCBs长期复合污染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PCBs重度污染土壤中格兰氏阴性菌(16:1w9、cy17:0等)和厌氧微生物(18:1w7)的PLFAs组分含量较多,而格兰氏阳性菌(如i15:0、i17:0等)、放线菌(16:0(10Me))及真菌(18:2ω6,9)和好氧性微生物的PLFAs含量较低,表明PCBs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一结果为PCBs降解微生物资源的定向筛选提供了科学依据。
多氯联苯;污染土壤;土壤微生物;磷脂脂肪酸;群落结构多样性中图分类号:S15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7)0-1688-06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是一类多氯代芳烃族化合物,存在209种异构体,成为《斯德哥尔摩国际公约》首批关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之一。这类有毒化合物在环境中广泛分布,其中土壤被认为是PCBs最大的汇[1]。因此,PCBs污染土壤的生态风险评估引起了多国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人们主要集中于生物富集、食物链传递及农产品安全性评价,却很少涉及PCBs污染土壤的微生物生态风险特征。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的重要生命体,是土壤污染的敏感指示物[2],其区系组成、代谢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是反映土壤环境质量变化的主要生物学指标[3]。近年来,本课题组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发现又一典型POPs污染高风险区,该区有较长历史的露天拆卸废旧变压器、电子洋垃圾及焚烧废弃电缆电线现象,并通过同位素稀释高分辨率气相色谱-质谱方法(HRGC/HRMS)检测出局部农田土壤中多氯联苯(PCBs)总量高达700 ng·g-1,存在同分异构体多达131种,已在当地农作物及可食部位有较高的积累,对农产品安全构成了极大的潜在威胁[4]。但是这些PCBs多组分的复合污染是否会影响到农田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尤其是微生物多样性?目前尚不清楚。据此,本文拟以长三角PCBs复合污染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变化,探讨PCBs复合污染程度与土壤微生物群落演变之间的内在关系,为典型POPs污染高风险区土壤环境质量的生物学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供试土壤采自浙江省台州市某调查区,该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属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9 ℃~17.3 ℃,无霜期241~270 d,年平均降水量1 480~1 530 mm。丘陵地貌,主要土壤类型有(富铝湿润富铁土)红壤、水稻土(铁聚水耕人为土)和潮土(淡色潮润雏形土),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盛产水果及水产品。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调查区居民私自回收、拆卸含多氯联苯的变压器,使该区成为典型的多氯联苯污染现场[5-6]。至今,该地区此种现象仍然存在,而且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回收大量废旧电力容器、电缆电线及电子洋垃圾等,并在田间、路旁进行拆卸和焚烧,随处可见。2004年9月,采用GPS定位系统在研究区共采集了表层土壤样品(0~15 cm)300多个,每个土样均为5点0~15 cm的表层土壤混合而成。新鲜土样采集后拣去植物残体,一部分于室内自然阴干后研磨过筛,供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和有机污染物含量测定;另一部分过2 mm尼龙网筛后,装入无菌自封袋于4 ℃冰箱保留,以供土壤微生物指标分析。
根据上述300多个土样的PCBs污染程度,从中选择利用方式一致(均种植水稻)的10个土样,以供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供试土样基本理化性质和PCBs组分及含量分析结果分别见表1和表2。
表2 供试土壤的PCBs组分及其含量Table 2 Composition and concentrations of PCBs congeners in the soils ng·g-1
PCB
IUPAC No. L 1 L2 L 3 L 4 L 5 L 6 L 7 L 8 L 9 L 10 PCB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