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钦建诚意伯庙楹联匾额之解读
俞美玉陈守文(摘要:在诚意伯庙中,保存着古今士官名流、邑人、裔孙、文人墨客从不同视角撰联赞颂和缅怀先贤勋业的匾额楹联,琳琅满目,保存之全,为国内其他名人纪念建筑中所罕见。这些楹联匾额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墨客政要对刘基认识与评价。从诚意伯庙楹联匾额的内容出发,结合史实,分六个角度探究楹联匾额所反映出的刘基成长环境、智谋形象、功业、文学成就、总体看法以及庙享千秋的荣誉,表达钦建诚意伯庙宇楹联匾额也是刘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刘基诚意伯庙楹联匾额评价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Interpretation of Inscribed Tablets in Cheng Yibo Temple
Yu meiyu, Chen Shouwen
(Zhejiang Industry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Wenzhou Zhejiang 325003)
predecessors. It is indeed rarely seen in other memorial temples. These inscribed tablets illustrate the evaluation of Liuji from one point of view.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Liuji’s growing-up environment, intelligent image, achievement, literatural result, general ideas on the whole, and his reputation combining with the contents of inscribed tablets. Above all, inscribed tablets in Cheng Yibo temple are part of Liuji’s culture.
Key words: Liuji; Cheng Yibo Temple; Inscribed tablets; Evaluation
在诚意伯庙中,古今士官名流、邑人、裔孙、文人墨客从不同视角撰联赞颂和缅怀先贤勋业的匾额楹联诗文,琳琅满目。楹联有32幅,匾额有15条,诗歌12首,保存备全,为国内其他名人纪念建筑中所罕见。关注匾额、楹联往往关注其书法、表达和对建筑增色和提高品位角度进行欣赏,额、楹就像是建筑物的构件之一,属于建筑物的装饰构件。然而,?诚意伯庙楹联匾额是历代官人、文人、书法家的创作,高度凝聚诗词的品格和韵味,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受,起着指引鉴赏,领略文化气韵的作用。本文认为文人政客对刘基的认识、评价恰恰体现了刘基一生业绩、贡献与其可圈可点的地方,本文试图从智慧的启迪、教化的作用和文化古迹价值意义等三方面试作探讨和解读。
奇勋绝学人千古,福地名山世一家。
——浙江富阳,清雍正进士,以八品官衔仕青田县教谕章楹题
青芝美石,毓山川灵秀;天文兵法,见筹策奇才。
——壬戌春斐昌会题
“簪笏流芳”——上海著名书法大师任政书、一九八二年莒溪裔孙敬立
上面两则楹联中的“福地名山”写的是刘基的家乡文成县南田镇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太平寰宇记》谓“天下七十二福地,南田居其一。万山深处,忽辟平畴,高旷绝尘,风景如画,桃源世外无多让焉”。又《南田山志》卷一云:是山北起大龙源,蜿蜒南行10余里至石圃山,方圆200余里。上有沃土,多稻田,岁旱亦稔。唐广德中袁晁之乱,邑人多避难于此。“青芝美石,毓山川灵秀”,指青田,自然联想到刘基在14岁至18岁读书的地方青田石门洞,早在唐代石门洞成为我国道教名山的三十六洞天之第十二洞天,以浙东十四山水奇观著称之胜地,位于今青田县城西北31公里的瓯江南岸,洞口旗、鼓两峰壁立,对峙如门,古人叹为“有门无门,是为佛门;似洞非洞,适成仙洞”。又有学者赞曰“高可眺,清可濯,邃可隐,幽可适,芳可采,奇可咏。”这种有“世外桃源”之誉的“洞天仙境”自然为求学于石门书院的少年刘基所倾慕与喜爱。流传至今的“石门飞瀑”、“刘基读书处”、“刘文成公祠”、“国师床”、“藏书石”等一处处人文景观遗迹无不镌刻着“刘基”的名字,萦绕着刘基的身影。石门洞天风光秀丽、山水清音,除了明代开国元勋刘基,还造就了一代名将陈诚。刘基生于福地,求学于洞天之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杰人灵,民风淳朴,孕育了刘基这位伟人。
“簪笏流芳”,簪,古人用来绾发或系冠的用品;笏,古代大臣朝会时所执手板,以玉、象牙或竹制成,上面可以记事;簪笏指的是冠簪和手板,古代仕宦所用,借代官员或官职,“簪笏流芳”,这里指的是刘基及刘基祖辈世代为官的历史事实,留芳千古。据史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