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17卷第6期 中国水产科学 vo1.17 NO.6
2叭0年 l1月 JournalofFishery SciencesofChina November 2010
叉尾斗鱼仔鱼耳石形态发育与 日轮形成特征
赵天,陈国柱,林小涛
(暨南大学 水生生物研究所,热带亚热带水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632)
摘要:对实验室人工繁殖的叉尾斗鱼 (Macropodusopercularis)仔鱼耳石形态发育与 日轮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
示,叉尾斗鱼微耳石和矢耳石在胚胎时已出现。微耳石在仔鱼刚孵化时为圆盘状,随仔鱼发育转变为近椭圆形,
孵 出后 19d转变为中部圆凸两端较尖的菱形;矢耳石在仔鱼刚孵出时为圆盘状,随仔鱼发育转变为椭圆形,孵
出后 19d转变为一端略尖的桃形:星耳石在仔鱼孵出后第 19天才出现,呈中部略凹的椭圆形。叉尾斗鱼仔鱼耳
石长径(包括微耳石和矢耳石1与鱼体全长(TL,mm)呈线性相关。仔鱼耳石上第一个轮纹在孵出后第 2天形成,其
后每 日形成 1个新轮纹,生长轮数 目与仔鱼 13龄(D)呈线性相关,且线性方程斜率接近于 1。结论认为,又尾斗鱼
仔鱼星耳石出现时间晚,矢耳石形态在后期出现较大变化,而微耳石在胚胎时即形成,形态稳定;日轮可读性较
好,故更适合做 日轮研究的材料。本研究 旨在为叉尾斗鱼 自然种群年龄结构调查及其资源保护提供基础数据。中【
国水产科学,2010,17(6):1364—13701
关键词:叉尾斗鱼;仔鱼;耳石;形态发育;日轮
中图分类号:Q9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737一(2010)06—1364—07
叉尾斗鱼(Macropodusopercularis)隶属于鲈
1 材料与方法
形 目(Perciformes)攀鲈亚 目(Anabantoidei)斗鱼科
fBelontiidae)斗鱼属,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 1.1 实验材料
及东南亚各国的内陆淡水小型鱼类 ¨j。根据谢增 叉尾斗鱼亲鱼采 自广东省从化市岐 田村野外
兰等3【]的调查结果,现阶段该物种资源量有下降 溪流和沼泽,并在实验室驯养半年 以上 。取性成
的趋势,甚至在某些地方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 。 熟的雌、雄鱼各 1尾放人同一鱼缸 中自然产卵受
以往对于叉尾斗鱼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其形态 精,在水温(26+0.5)℃的条件下约 38h后孵化出
分类,生态习性,胚胎发育,繁殖和某些病理学 膜。随后将仔鱼转入 4个 1000mL的烧杯中饲养,
方面[4 】,对其耳石发育和 日龄鉴定方面的研究 每个烧杯放人仔鱼 100尾。3d后以64 m网目的
很少。而确定叉尾斗鱼仔鱼的准确 日龄是研究其 浮游生物网从暨南大学明湖中捞取浮游动物作为
早期生活史和种群结构的关键,也是进一步探讨 开 口饵料,1周后以 112 “m 网 目的浮游生物网捞
造成其种群数量下降原因的基础。鉴于此,作者 取浮游动物喂养至实验结束时的 23 日龄,并在
对实验室人工繁殖叉尾斗鱼仔鱼的耳石进行连续 15 日龄后投喂少量剪碎 的摇蚊幼虫 以保证其营
观察研究,寻找其形态发育特征和生长轮生长规 养。仔鱼培育期间水温控制在(26+0.5)℃,室内自
律,以期为叉尾斗鱼 自然种群年龄结构的调查和 然光照,每 日21:00定时换水。至实验结束时死
叉尾斗鱼的资源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亡率小于 5%。仔鱼孵出后第 1周每 日8:00和
收稿 日期:2009—12—17;修订 日期:2010—02—27.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国家重大专项基金资助项 目(2009ZX07211—009)
作者简介:赵天(1986一),男 ,硕士研究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