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π共轭结构的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表征.pdfVIP

一种新型π共轭结构的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表征.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25卷第 4期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Vo1.25,NO.4 2008年 12月 JournalofFuyangTeachersCollege(NaturalScience) Dee.2008 一 种新型兀共轭结构的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王 清 ,金 凤。,马继龙。,吴杰颖 (1.安徽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2.阜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摘 要: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 共轭结构的化合物.[4.(咪唑)苯乙烯基3-茂铁,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核 磁共振氢谱等测试方法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二茂铁衍生物;共轭结构;合成;表征 中图分类号 :0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329(2008)04—0048—03 二茂铁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有机化合物.自从 FinniganLCQ质谱仪 (ESI—MS);TU一1901双光束 1951年Kealy和Pauson等合成二茂铁以来L】],二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溶剂 铁及其衍生物一直是化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领域, 使用前均按标准方法纯化.中间体对咪唑苯 甲醛的 其独特的结构、成键状况和性质引起_r许多化学家 合成见参考文献[9。。. 的极大兴趣,一茂铁化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大量具 1.2 合成 有独特性质的二茂铁衍生物被合成和广泛应用,特 化合物合成路线如下. 别是在功能材料化学,电化学,不对称合成化学等方 面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应用[4].二茂铁类衍 … cH。酱 c“。 生物以二茂铁基作为电子给体(donor,简作D),二茂 铁基符合过渡金属的十八 电子规则 ,表现 出葛度的 ~ CN%H4 稳定性和芳香性 ,其前线轨道 中的电子 由铁的d电 Fe 子反馈,d轨道参与并扩大了茂环的 电子体系,整 个二茂铁基 团就是很好的推电子基团,当它通过 共轭体系与电子受体 (acceptor,简作A)相连时,即 D一(一A结构,易于发生分子内电荷转移,产生特殊的 光 电性能[7].本文采用在无溶剂的固相条件下,在 研钵中研磨的方法,合成了新型D一(一A结构的二茂 1.2.1 二茂铁亚甲基三苯基碘膦盐(2)的合成 铁衍生物,并对其进行了表征. 在 5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二茂铁 甲醛 2.1g (10mmo1),甲醇100mL,常温搅拌条件下分批加入 1 实验部分 NaBH 1.1g(30mmo1),有气泡产生,溶液颜色逐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渐变为黄色.继续搅拌2h,减压蒸出大部分甲醇,向 NicoletF7、一IR一170SX红外分析仪测定(KBr压 剩余物中加入冷水250mL,有粗产品析出.抽滤,固 片);PerkinElmer240B型 自动元素分析仪;Bruker 体用大量水洗涤,真空干燥得黄色粉末状固体2.0 600Uhrashield核磁共振仪 (氘代DMSO为溶剂); g,产率为92 ,所得二茂铁 甲醇未经表征直接用于 收稿 日期:2008—09—26 基金项 目:安徽省教育厅 自然科学基金资~J(KJ2007B095),安徽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 (2oo7JQl144),阜阳师范 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研究项 目(FJY200743)资助. 作者简介:王 清 (1978--),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功能材料 第4期 王 清等:一种新型 共轭结构的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49 下列合成,向250mL烧瓶 中加KI33.2g (0.2 二取代的特征,1624cm 是烯烃的C=C伸缩振

文档评论(0)

cvde43ds5f3f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