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白质疏松症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关系研究.pdf

脑白质疏松症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关系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8年 12月第 11卷第 12期 ·1837 · 文章编号 1007—9564(2008)12—1837~02 脑白质疏松症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关系研究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 内科 伊红 丽 周春艳 张维文 何 芳 贺 娜 陶颖媛 关键词 脑 白质疏松症;慢性支气管炎;危险因素 高血压病 、冠心病 、既往缺血性脑血管病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PO.05),而糖尿病 、血脂二组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随着 CT及 MR]在脑部疾病 的广泛运用 。双侧大脑半球 0.05),见表 2。 对称性的白质异常被大量发现,这一改变被称为脑 自质疏松 表2 二组危 险因素比较 (例) 症 (1eukoaraiosis,LA),其主要发现在 6O以上的老年人 ,且通 常具有痴呆和脑血管病,甚至无临床症状的老年人中也被大 量发现r1]。对其发病机制、病因虽有争议 ,但 目前普遍认为与 各种原因导致的脑部低灌注有关,由于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 作可引起多种炎性因子的产生 ,使血管内皮受损导致低灌注 和动脉硬化 。而慢性支气管炎是否与 LA 的发生有关,目前 有关研究较少 ,因此 ,我们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 2.2 脑 白质疏松症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由于各 158例LA患者的危 险因素进行 了分析 ,旨在探讨慢性支气 管炎与 LA的相关性。 因素之间可能相互影响,为调查慢性支气管炎是否独立于其 1 资料与方法 他各因素与 LA相关,我们依据单因素分析结果,以LA为因 1.1 一般资料 脑 白质疏松症组 :均为2006--2007年我院 变量 ,以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病 、糖尿病 、血脂、缺血性卒 中 呼吸科和神经 内科住院患者 ,共计 158例 ,男 86例 ,女 72例 , 病史为 自变量进行多元 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慢性支气管 年龄 60--84岁.平均 (70.4±5.8)岁 。由头颅 CT或 MRI确 炎、高血压病 、冠心病、既往缺血性卒 中病史多元 Logistic回 诊为 LA,均符合郭洪志[z对 LA的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 对 归分析 中仍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慢性支气管炎 的相对危 险度 照组 :选择我院门诊健康查体患者 158例 ,男 83例,女 75例 , 为2.72(95 可信 区间 1.32~5.59),P=0.015;而糖尿病 、冠 年龄 58~84岁 ,平均 (71.8±6.4)岁 ,无 LA的老年人 (由头 心病、血脂与LA无相关性 ,由此表明慢性支气管炎在脑 白质 颅CT除外 LA),二组年龄、性别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疏松症发病中有重要的作用。见表3。 0.05)。 表3 脑白质疏松症患者危险因素的 Logistic回归分析 1.2 研究方法 由神经 内科及呼吸内科 医生共 同设计 LA 危险因素调查表 .对二组进行如下调查 :一般的人 口学和危险 因素,既往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 、 既往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史。LA的诊断主要依据头颅 CT显 示脑室周 围或皮质下 (半卵圆中心)区的低密度 ,呈基本对称 的斑片状或弥散性分布 。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经 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 行分析处理 ,单 因素分析采用 。检验 ,多因素分析采用无条 件 Logistic回归分析 ,检验水准d=0.05。 3 讨 论 2 结果 LA是 1987年加拿大神经病学家 Hachinski首先提 出 2.1 脑 白质疏松症危险因素分析 以年龄、性别、吸烟史 、饮

文档评论(0)

8号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