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年第 12期 前 沿 No.12 201l
总第290期 ForwardPosition Sum No.290
曹植 《洛神赋》创作动机新解
杨茂文 闰续瑞
(中国矿业大学 文学与法政学院,江苏徐州 221008)
[摘 要] 《洛神赋》描写了曹植与洛神浪漫的人神之恋,但终因人神殊途而惆怅分离的爱情悲剧。在序文中曹植讲述
了 《洛神赋》的创作缘起,分别是行至洛水忆起洛神传说和有感于宋玉的神女之事。一方面曹植有感于洛水之景,情
随物迁感物而兴,通过人神的爱情悲剧来隐喻自己美好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抱负不能实现;另一方面,宋玉关于神女之事
的诗赋恰为曹植情感宣泄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抒情模式,因此 《洛神赋》也可以看做是曹植对宋玉神女之事的重新认知
和再创造。
[关键词】曹植 ;《洛神赋》;创作动机
[中图分类号] I2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8267 (2011)12—0164—03
关于曹植 《洛神赋》的创作动机,在学界一直
一 、 感物而兴
没有定论 ,长期以来学者们争论 的焦点主要集 中在
“感甄”和 “寄心文帝”。 “感甄”之说 ,最早见于 感物而兴,这在古代文人 中是一种极为普遍的
唐初 《文选》李善注引 《记》中,大抵上讲曹植 创作动机 , “作家在外物的感发下激发出创作的兴
的 《洛神赋》初名 《感甄赋》,是曹植有感于曹丕 趣 、兴致 ,从而形成创作 的心理动机 。” 《洛神
的妻子甄后而作。这一说法在唐代广为流传 ,李商 赋》的首段写道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
隐还曾写过 “宓妃留枕魏王才”的诗句。但朱东润 越冁辕 ,经通谷 ,陵景 山。 日既西倾 ,车殆马烦。
在他的 《中国历代作品选》中明确提出 “这是小说 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 田,容与乎阳林,流眄
家附会之谈,不足信。”随后又解题为 “本篇或系 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 。俯则未察,仰
假托洛神寄寓对君主的思慕 ,反映衷情不能相通的 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这段赋文详细地
苦闷。” 也就是另一种说法 ,即 “寄心文帝”。 叙述了 《洛神赋》的创作缘起。曹植欣赏洛水之景
然而,曹植在 《洛神赋》的序文 “黄初三年, 突然精神恍惚 ,接着遇见丽人 ,这个过程实际上是
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 日 创作的联想阶段。曹植有感于洛水之景 ,心系神女
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中已经 之事于是感物而兴。其 中 “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
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创作动机:他从京城返 回封 川”显然是曹植对物象的观察。他纵 目四望洛水 ,
地 ,途经洛水,忆起洛水之神的传说 ,于是情感起 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关于洛神的传说,尤其是 “于是
伏有了创作 的冲动,又记起宋玉曾写过 《高唐赋》 精移神骇 ,忽焉思散。”这恰恰表明此时曹植 已从
《神女赋》之类描写神女的赋文,进而引发了自己 观察物象到了有感于怀的思虑阶段 ,内心初步开始
的诗思。因而,本文将从序文出发来阐释曹植 《洛 了对表象和情感 的整合 ,萌发 了创作 的冲动。其
神赋》的创作动机。 中,一个 “忽”字,直接表明这种创作冲动是突然
[作者简介]杨茂文 (1987一 ),女,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硕士生 ,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 ;闫续瑞 (1972一 ),女 ,江苏沛县人,文学
博士,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及文化。
· 164 ·
被激起的; “俯则未察”,说明这种创作冲动是作者 当然曹植在 《洛神赋》中确实是以洛神来喻美
始料不及 的;后面的 “仰以殊观”可以理解为灵感 好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抱负。这种人神殊途不能相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