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海社会科学 2011年第4期
“宗刁法’’语词考索
高婧聪
摘 要:宗法制在中国古代尤其是周代社会制度运作中发挥 巨大作用,一直是历代经学家和史家研
究的重点。关于周代宗法制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学者已有很深入的探讨。但是 “宗法”一词的出现晚
至北宋,自周至宋这个长时段中,宗法制一直处于有实无名的状态。本文试对 “宗法”语词出现背景和晚出
原因作 以探讨 。
关键词:宗法 语词 周代 社会背景 演变
中图分类号:l(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338(2011)o4__ol71—04
作者简介:高婧聪,女,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博士后。研究方向:先秦史。
宗法制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社会制度,一般认为至少始 自周代。宗法制跨越历史时段之长是
任何一项社会制度都无法比拟的。但是 “宗法”一词出现得较晚,北宋张载的著作中首次提出了 “宗
法”[11(P258)。自周代到宋代这两千年的时段里,“宗法”一词从未见于文献记载,可以说,宗法制一直
处于有其实而无其名的状态。前人时贤在探讨宗法制时,多对宗法制原则和宗法社会的观念进行探
讨 ,但至今仍未有对 “宗法”一词晚出原因作出详细解释者。本文试对这一问题做些探讨,希望对宗
法制的研究有所助益 。
一 、 周代有宗法之实而无宗法之名
在周代文献中,与宗法制相关的词汇众多,证明周代确实实行过宗法制。 《礼记 ·大传》云:“别
子为祖,继别为宗 。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
宗其继别子之所 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也。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
义也。”这段话是对周代宗法制原则有代表性的记述。其中,“继别为宗”、“五世则迁之宗”中的 “宗”
指的就是小宗,而 “继别为宗”、“百世不迁之宗”指的是大宗,郑玄注:“别子之世逋也,族人尊之,谓之
大宗,是宗子也。”孔颖达疏:“此一经覆说大宗小宗之义,并明敬宗所以尊祖也。”_2 ∞ 明确指出宗
法制中最基本的大小宗之义。金文中亦有 “用享大宗”(《叔钟》,《集成》1.88)、“宗室”(《尹姑鬲》、
《师器父鼎》、《仲殷父簋》,《集成》3.754、5.2727、7.3964)、“大宗”(《陈逆簋》、《作罩方尊》,《集成》
9.4630、11.5993)、“宗子”(《二年戈》,《集成》17.11364)、“庶子”(《邾公华钟》,《集成》1.245)、“嫡
庶子”(《九里墩鼓座》,《集成》2.429)等记载。可见 自西周起,宗法制中的主要内容已在出土与传世
文献中有广泛记载。
宗法制虽是周代重要的制度,但文献中并无 “宗法”一词的记载。纵观先秦典籍以及唐以前经学
家的注疏,《礼记》中提出了最为接近 “宗法”的 “宗道”,但未流传下来;在后世经学家对经书的释解
中,亦屡见 “宗”、“大小宗”、“宗子”之类的词汇,虽旨在描述和解释宗法制,但从未对这种制度用固
171
定的词汇概括和表述。
二、“宗法”未见周代文献之缘由
“宗法”一词未出现在周代的文献中,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三点:
(一)“宗法”未见于周代是与礼制盛行的社会背景分不开的
礼是周代一切社会制度和观念的核心内容。礼乐文化是周代社会文化的主流形式,周王对下属、
地方的统治也是以礼的形式为主,礼在整合社会各阶层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左传》中经常强调
礼至高无上的作用,如 《隐公十一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又 《礼记 ·礼运》:
“礼者,君之大柄也。”可见礼已经渗透到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既是统治者推行的制度准则,又是社
会行为规范。
法的观念发展较晚,这要从 “法”字的含义谈起。一般认为,滇是法的古体,《说文 ·庸部》:“漳,
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庸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腐去。”[3_( 周代传世文献中,法字居多,仅 《周礼
· 太宰》云 “以八漉治官府”。但西周金文里漶多读为废,如 《大盂鼎》“漉保先王”,渡通为废,废,《尔
雅 ·释诂》“大也” 啪’。又云 “勿潼朕令”,此漳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XF 44-2015 消防头盔 XF 44-2015 消防头盔.pdf
- 2024-2025(最新版)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2024秋部编新教材).pdf VIP
- T∕CNFIA 135-2022 即食拌饭干制品.docx VIP
- 报关员的年终工作总结.pptx
- 小麦膜下滴灌丰产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 VIP
- T/CGCC 26-2018_食品用酒精保鲜剂.pdf VIP
- 工厂岗位职责说明书(岗位说明书).doc VIP
- 实验室危化品管理.pptx VIP
-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docx VIP
- GB 50058-2014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