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秀博硕毕业论文,完美PDF内部资料、支持编辑复制,值得参考!
分类号 密级
10542 1218
学校代码 学
协商民主研究——理论与反思
of
ResearchDeliberativedemocracv
AndReflection
——Theory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
二。一二年五月
lIIII I II I IIII III IIIIII
49025
\21
中文摘要中又捅要
协商民主理论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重新复兴的一种民主理论。在
短短的30多年的发展中,吸引了大批政治思想家加入其中进行研究,
西方政治思想界的几大代表性人物都加入到协商民主理论的研究中,
比如罗尔斯、哈贝马斯等等。随着多元社会现实的到来,原来一直占
主流的选举民主理论,出现了其特有的局限。选举民主中经常会出现
“多数人暴政”和少数人正当权益受到损害;选举民主的偏好聚合只
反映了偏好的次序而没有反映偏好的强度;选举民主出现的与其原则
少数服从多数相矛盾的问题等等。协商民主理论要求在一个政治共同
体中,其成员基于自身合理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基础上,自由、平等、
包容和理性的对公共事务进行讨论、辩论以及不断反思各方观点,在
追求公共理性、争取达成共识的过程中做出自己的政治判断的过程。
它能够促进公共理性的达成、政治平等的实现、公共政策合法性和科
学性的提高、公民政治热情的高涨和健康政治文化的发展。在协商民
主的发展过程中,如果能把选举民主的积极因素加入进来,进行先协
商再选举投票的民主形式,既可以提高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和科学性,
也能够提高民主的绩效。协商民主可以使得人们的偏好进行转换,使
其向公共理性靠拢。选举民主可以使得偏好得以聚集,以快速有效的
方式表达人们的意见。经过协商讨论后再进行民主投票,既可以提高
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和科学性又可以解决协商民主绩效低下的问题,特
别是在应对阿罗不可能定理对于现代民主的挑战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在政治选举中或者公共政策的制定中,公民虽然一开始有各自不同的
偏好,但是通过全体成员基于公共理性基础上的讨论,公民的偏好就
会重新塑造,发生改变,这样公民的偏好就能慢慢的向公共理性靠近,
然后再通过选举民主把公民的偏好重新聚合起来,这样的投票过程就
能通过个人偏好次序得出社会偏好次序,就能作出达到合意的公共决
策。这样的有效结合才是民主的发展方向,也将是当代民主的核心所
在,能够推进民主理论的发展,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本文将从以下五章来讨论协商民主理论,第一章为绪论,将介绍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协商民主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和本文的研究方法和
思路。第二章将介绍协商民主的历史缘起,产生动因和协商民主的内
涵。第三章将分析协商民主产生的三个理论渊源,即“交往行为理论”、
“积极自由理论”、政治自由主义”和协商民主产生的理论基础以及
社会基础。第四章将重点讨论协商民主理论中的几个核心概念(即“公
共善”、“政治平等”、“偏好转换”)以及协商民主的优势和局限。第
五章将对协商民主提出笔者的看法。通过这五章对协商理论进行梳理
和反思,能够使我们了解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来龙去脉,知晓其中
关键概念的意义,清楚协商民主的优势和局限。这对于我们正确
认识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吸收协商民主理论的精华来指导我们国
‘
家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