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的分子标记及育种研究概况.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落叶果树 DECIDUOUS FRUITS 2005(3) 板栗的分子标记及育种研究概况 苑克俊。刘庆忠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泰安271000) 摘 要:概述了板栗的DNA提取方法、RAPD反应技术体系、遗传多样性和品种鉴定、栗疫病与分子标记 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今后在板栗研究中应学习其他植物上的标记新技术,注意开发SCAR、AFLP、 SSR、CAPS以及新型的SNP等分子标记技术。 关键词:板栗;DNA;分子标记;RAPD;育种 中图分类号:s6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910(2005)03—0013—03 板栗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近年来,在 项艳 等通过对几种提取方法获得的板 板栗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品种鉴别等方面已逐 栗基因组DNA质量分析认为,提取液中加入酚 步应用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了分子标记与 结合剂可溶性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 分子标记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lidone,PVP)的改良SDS法是最理想的提取方 1DNA的提取 法,能满足RAPD及其他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需 提取DNA是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 要 。他们用高盐低pH值法所获得的DNA 植物幼嫩组织中DNA含量高,次生物质少,故 浓度为255g/mL,其A∞/A。值为1.65,纯度 一 般选取植物的嫩叶提取DNA。由于板栗营 不高;用 CTAB法所获得的 DNA浓度为 养组织中酚类化合物和单宁等次生物质含量 235g/mL,其A26o/A280值为2.11;用Cuidet微 高,DNA的提取和纯化非常困难¨。沈永宝等 量制备DNA法所获得的DNA浓度为 108x/g/ 研究表明,用CTAB法提取板栗冬芽、嫩叶、半 mL,其A∞/A80值为2.13;用氯仿一异戊醇一 木质化韧皮部和老枝韧皮部的DNA时加6%B 核糖核酸酶法所获得的DNA浓度为93g/mL, 一 巯基乙醇可较容易地提取,且DNA的纯度较 其A∞/A80值为1.38;用改良SDS法所获得的 高,其A∞/A∞值高于1.8,可满足分子标记实 DNA浓度高达918g/mL,DNA产率、122.41~g,/ 验的要求;对于成熟叶片,则DNA的纯度较低, g,其A26o/A280:1.941.8,效果较理想。他们 且带有褐色。但经过两次酚抽提后,A∞/A。 认为,通过调节提取液的渗透势,使之与细胞核 值也能达到1.7以上 J。他们认为,板栗叶片 内的渗透势保持平衡,可防止细胞核破裂。细 中含酚量高,保温时极易氧化,是导致提取 胞核裂解前,在提取液中加入2%PVP可将细 DNA失败的主要原因,必须在提取液中加大抗 胞质中的酚类等杂质与细胞核分开、排除污染。 氧化的B一巯基乙醇的用量。用CTAB和SDS 加入2.5%B一巯基乙醇的提取介质,可有效防 法提取DNA的效果差别不大。 止氧化褐变,所提取的DNA絮状沉淀颜色最 收稿 日期:2004—12—30 作者简介:苑克俊(1963一),男,山东莒县人,博士,研究员,从事果品贮藏和分子标记定位基因研究工作。 13 维普资讯 白、最易溶解。翁尧富等的研究也表明,在 以花序、总苞和果实的形态等性状为主要依据。 CTAB法的提取液中加入1%PVP效果理想 ]。 这种方法既难以准确鉴别一些形态相近的品 综上所述,对于含酚类物质较高的板栗组 种,也难以在早期准确地鉴定品种。生产上迫 织,采用CTAB或SDS法提取DNA时,宜加大 切需要一种准确鉴别品种的新方法,并且对新 抗氧化的B一巯基乙醇用量或加入1%一2%的 品种的审定、注册、保护和管理,也需要有准确、 PVP。同时加入2%PVP和2.5%B一巯基乙醇 可靠地区分品种特异性的检测方法。 能有效抑制多酚类物质

文档评论(0)

人生新旅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