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第35卷 第 10期 化 工 技 术 与 开 发 V01.35 No.10
2006年 10月 Technology DevelopmentofChemicalIndustry Oct.2o06
选择性螯合滴定法测定电镀液中的锡铜铅
王献科,李玉萍
(兰州东岗镇钢厂,甘肃 兰州 730020)
摘 要:提出了测定电镀液中锡铜铅的一个简易快速螯合滴定法。用EDTA螯合锡(Ⅳ)、铜(Ⅱ)、铅(Ⅱ)和其
它金属离子,然后分别用三羟基苯甲酸、巯基丁二酸和氨荒丙酸解蔽。释放出的E rA,用锌标准溶液反滴定(X
CPB为混合指示剂)。终点变化相当敏锐。研究了测定锡、铜、铅时一般共存离子的干扰。此法已被成功地用于测
定锡一铜一铅合金电镀液和镀层锡铜铅合金中的锡、铜和铅。
关键词:锡铜铅;电镀液;释放剂;选择性螯合滴定法
中图分类号:065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905(2006)10.0030.04
锡铜铅承衬合金电镀液,其组成约为Sn4.2g· 2mg·mLI1铜标准溶液。
L~、Cu18g·L~、Pb37.8g·L~,还有氟硼酸、硼 2nag·mLI1铅标准溶液。
酸、间苯二酚、乳化剂 OP和4,4.二氨基二苯甲烷 0.025mol·LI1的EDTA:称取 10g乙二胺 四
等。为了保证电镀层的质量,要求及时测定 Sn、Cu、 乙酸二钠,置于400mL烧杯中,加300mL水,在电
Pb等含量,为此实验拟订了这一新方法。 炉上加热溶解,以水稀释至 1L容量瓶中,摇匀。
锡铜铅的无氟无氰螯合滴定法,已有不少报 20%丙三醇水溶液。
道L1--6J。用释放剂分别连续螯合滴定测锡、铜、铅 , 缓冲溶液,30%六次甲基四胺水溶液。
至今尚未见报道。我们曾用三羟基苯 甲酸 (trihy— xO指示剂,0.5%水溶液。
droxybenzoicacid,简称 TXA)解蔽、释放 Sn(Ⅳ)一 CPB,0.5%溴化十六烷基吡啶水溶液。
EDTA,测定锡 。用巯基丁二酸 (meracptosuccinic TXA溶液,5%三羟基苯甲酸水溶液,悬浊液
acid,简称MSA)、氨荒丙酸(dithiocarbamicpropanoic (当日配制)。
acid,简称DTCPA)为释放剂,分别、连续螯合滴定 MSA溶液,5%水溶液,用 NaOH(5%)调节 pH
测定铜、铅。以二甲酚橙 (XO)和溴化十六烷基吡啶 5~6。 ‘
(CPB)为混合指示剂,在 pi-i5~6时用锌标准溶液 DTCPA溶液,5ga.氨荒丙酸,加入 100mL水 ,
滴定,终点变色十分敏锐、结果相当准确。经过反复 并用氨水(1+2)调节pH5左右。
实验研究,实现了在同一份试液中,同一pH值、缓 0.025mol·LI1锌标准溶液:称取硫酸锌 (Zn—
冲溶液、指示剂和锌标准溶液,分别加入 TXA、 SO47·H20)7.19g于250mL烧杯中,加 100mL水
MSA、DTCPA,分别用释放滴定法测定锡、铜、铅。 溶解,移人 1L容量瓶中,加 1mL浓硫酸,以水稀释
此法已成功地应用于测定锡一铜一铅合金电镀液和锡一 至刻度,摇匀。
铜一铅合金电镀层中的锡、铜、铅,结果十分满意。 1.2 实验方法
吸取锡、铜、铅标准溶液各5.00mL,分别置于
1 实验部分
300mL锥形瓶中,加入 25mLEDTA(0.025mol·
1.1 主要试剂 LI1),10mL丙三醇(2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