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薛定谔猫所引发的问题
肖赟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院06 基地班,武汉,430079 )
摘要:由薛定谔猫的试验引发了观测前物体的状态和观测结果之间的理论矛盾,即观测
前物体处于多个可测量状态的叠加态,但测量就会突变为可测量状态中的一个测量值。这种
矛盾现有两种解释,一个是哥本哈根的诠释,粒子在测量时发生了坍缩,一个是埃弗雷
特的多世界诠释,并由埃弗雷特的多世界诠释引发了另一个“量子自杀”的试验,在
最后部分提出薛定谔猫的第三个诠释。
关键词:薛定谔猫,薛定谔猫的试验,“量子自杀”试验,坍缩,平行世界,叠加态,
态叠加原理
什么是薛定谔猫?这要从头说起。
薛定谔 (E.Schr dinger ,1887—1961)是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
一,曾获 1933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薛定谔猫是他在 1935 年提出的关于量子力学的一个佯
谬[2]。这些年来许多物理学家绞尽脑汁,试图解开这个佯谬。直到最近经过一系列精巧的
实验,这个问题才逐渐有了眉目。2000 年 7 月,《自然》报道了最新的实验结果。
薛定谔猫是关于量子理论的一个理想实验。
实验内容:这个猫十分可怜,她被封在一个密室里,密室里有食物有毒药。毒药
瓶上有一个锤子,锤子由一个电子开关控制,电子开关由放射性原子控制。如果原子
核衰变,则放出 α粒子,触动电子开关,锤子落下,砸碎毒药瓶,释放出里面的氰化
物气体,雌猫必死无疑。这个残忍的装置由薛定谔所设计,所以此猫便叫做薛定谔猫。
薛定谔猫提出 原文: 薛定谔在1935年发表了一篇论文,题为《量子力学的
现状》,在论文的第5节,薛定谔描述了那个常被视为恶梦的猫实验:哥本哈根派说,
没有测量之前,一个粒子的状态模糊不清,处于各种可能性的混合叠加。比如一个放
射性原子,它何时衰变是完全概率性的。只要没有观察,它便处于衰变/不衰变的叠
加状态中,只有确实地测量了,它才随机选择一种状态而出现。那么让我们把这个原
子放在一个不透明的箱子中让它保持这种叠加状态。现在薛定谔想象了一种结构巧妙
的精密装置,每当原子衰变而放出一个中子,它就激发一连串连锁反应,最终结果是
打破箱子里的一个毒气瓶,而同时在箱子里的还有一只可怜的猫。事情很明显:如果
原子衰变了,那么毒气瓶就被打破,猫就被毒死。要是原子没有衰变,那么猫就好好
地活着。
量子力学是描述原子、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理论,它所揭示的微观规律与日常生活中看到
的宏观规律很不一样。处于所谓“叠加态”的微观粒子之状态是不确定的。例如,电子可以同
时位于几个不同的地点,直到被观察测量(观测)时,才在某处出现。这种事如果发生在宏
观世界的日常生活中,就好比:我在家中何处是不确定的,你看我一眼,我就突然现身于某
处——客厅、餐厅、厨房、书房或卧室都有可能;在你看我之前,我像云雾般隐身在家中,
穿墙透壁到处游荡。这种“魔术”别说常人认为荒谬,物理学家如薛定谔也想不通。于是薛定
谔就编出了这个佯谬,以引起注意。果不其然!物理学家争论至今。
自然的推论:当它们都被锁在箱子里时,因为我们没有观察,所以那个原子处在
衰变/不衰变的叠加状态。因为原子的状态不确定,所以猫的状态也不确定,只有当
我们打开箱子察看,事情才最终定论:要么猫四脚朝天躺在箱子里死掉了,要么它活
蹦乱跳地“喵呜”直叫。问题是,当我们没有打开箱子之前,这只猫处在什么状态?似
乎唯一的可能就是,它和我们的原子一样处在叠加态,这只猫当时陷于一种死/活的
混合。
量子理论认为:如果没有揭开盖子,进行观察,我们永远也不知道雌猫是死是活,
她将永远到处于半死不活的叠加态。这与我们的日常经验严重相违,要么死,要么活,
怎么可能不死不活,半死半活?薛定谔挖苦说:按照量子力学的解释,箱中之猫处于
“死-活叠加态”—— 既死了又活着!要等到打开箱子看猫一眼才决定其生死。哥本哈
根的几率诠释的优点是:只出现一个结果,这与我们观测到的结果相符合。但是有一
个大的问题:它要求波函数突然坍缩。但物理学中没有一个公式能够描述这种坍缩。
尽管如此,长期以来物理学家们出于实用主义的考虑,还是接受了哥本哈根的诠释。
付出的代价是:违反了薛定谔方程。这就难怪薛定谔一直耿耿于怀了。
为了解决那只不死不活的猫像恶梦一样让物理学家们不得安宁,格利宾在《寻找
薛定谔的猫》中对薛定谔的猫作了新的诠释。他告诉了我们哥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