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修士》《呼啸山庄》《蝴蝶梦》文本看哥特式小说发展脉络---中文系毕业论文.docVIP

从《修士》《呼啸山庄》《蝴蝶梦》文本看哥特式小说发展脉络---中文系毕业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修士》《呼啸山庄》《蝴蝶梦》文本 看哥特式小说发展脉络 绪 论 “哥特”一词最初来自于日尔曼民族的一个部落名称,以野蛮、剽悍著称,后用其指称中世纪的一种建筑风格——“高耸的尖顶,厚重的石壁,狭窄的窗户,染色的玻璃,幽暗的内部,阴森的地道甚至还有地下藏尸所等”。[1]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在文艺复兴思想家的影响下,“哥特”一词被赋予了“野蛮、恐怖、落后、神秘、黑暗时代、中世纪等多种含义”。[2]小说家们从现实生活的哥特式建筑中获得了创作灵感,进而在18世纪中后期,“哥特”一词成了一种新的小说样式的名称。哥特式小说于18世纪60年代诞生于英国与小说自身发展规律及当时的学者开始对异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也与感伤主义文学崇尚情感的倾向,“墓园派”诗人对墓园、死亡、黑夜、恐怖的青睐及“崇高”的美学观念的发展直接相关。哥特式小说通常以古堡、寺院、废墟或荒野为背景,故事往往发生在中世纪或异域;情节恐怖刺激,充斥着暴力与凶杀,甚至常常有鬼怪精灵或其它超自然现象的出现;小说的气氛阴森、神秘、恐怖,充满着悬疑。 自200多年前哥特式小说问世以来,文学界从不同角度对其评述和研究不知凡几,而且见解各异。这其中包括主题、原型、人物形象、创作基础和思想资源等等。但是却由于其耸人听闻、情感夸张的本质以及鬼怪精灵和超自然现象的描写而一直被众多文学评论家批评贬抑,且始终被摒弃在正统文学大门之外。正是因为哥特式小说的这种非正统非主流性,我国界内对其研究一直不多,而读者们对其了解更是少之又少。本文将结合《修士》《呼啸山庄》《蝴蝶梦》三部文本,从人物形象、叙事方式、环境描写、主题思想等四方面来把握一下哥特式小说的发展脉络,希望能为读者了解哥特式小说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 人物形象从扁平走向丰满 文学是“人”学,归根结蒂是以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并也以此来揭示它所要表达的主题。而主题的多义性,又往往来自于人物性格的复杂性。由此,我们可推出哥特式小说的人物性格在趋于复杂化。 对于《修士》《呼啸山庄》《蝴蝶梦》这三部文本中人物的研究,现有大部分资料都是从男主人公角度来探讨的,本文独辟蹊径,试以女主人公为切入点进行分析,从安东尼娅到凯瑟琳,再到吕蓓卡,可以说是哥特式女主人公由扁平向丰满发展的一个过程。 1.1《修士》中扁平的安东尼娅形象 《修士》中,刘易斯用大量笔墨将男主人公安布罗西奥那隐秘曲折、复杂微妙的深层心理世界展露得淋漓尽致,透过文字我们可以窥见安布罗西奥在每一次命运的重要抉择关头所伴随的心理骚动、感受和变化。无疑,正是这细腻的心理描写使这本书获得了极大的心理学意义和崇高的审美价值。与男主人公相比,作者用在女主人公身上的笔墨则显得少得可怜。书中只用极少的语言为读者勾勒出一个纯洁美丽、天真无邪、逗人喜爱的女子安东尼娅,她犹如一尊从工艺品店里走出来的搪瓷娃娃,美则美矣,却少了思想,没有活的灵魂。面对安布罗西奥那扭曲的、兽性的热情,她表现出的是惊惧、厌恶和微弱的反抗,她甚至向安布罗西奥祷告哀求,天真的以为他会放过她。虽然安东尼娅这一形象真实的存在于故事中,但由于个性不够鲜明,给人的感觉相当的模糊、不真实。在这一点上,刘易斯完全继承了贺拉斯·华尔波尔《奥特朗托堡》中女主人公的塑造方式。《奥特朗托堡》中率先塑造了一个脆弱的、任凭邪恶的曼弗雷德摆布的女主人公伊莎贝拉。从两个女主人公酷似的性格来看,作者是在刻意的模仿。刘易斯虽然在男主人公的塑造上突破了传统,成功的加入了细腻的心理描写,但是在女主人公安东尼娅身上依然深刻地体现着早期哥特式女主人公“美丽、敏感、柔弱、被动”的特质。[3]而这一点在艾米莉笔下则有了很大的改观,一方面她塑造了伊莎贝拉这样一个典型的传统哥特式女主人公形象,她不但名字与《奥特朗托堡》中女主人公相同,而且性格也十分相似,艾米莉刻意这样安排是有她的目的的;另一方面她塑造了凯瑟琳——一个完全不同于伊莎贝拉的女主人公。两厢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伊莎贝拉的存在实际上是为了突显凯瑟琳。 1.2《呼啸山庄》中复杂的凯瑟琳形象 《呼啸山庄》中塑造了希克厉、凯瑟琳、亨德莱、林顿、哈里顿、小凯茜等众多人物,从表面上看,所有的人事物似乎都以希克厉为中心,而他毫无节制的爱、摧毁一切的恨和疯狂残忍的复仇也确实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人们或是痛恨他,咒骂他该死;或是同情他,为他的痴情而感慨。但是本文认为真正的中心人物应该是凯瑟琳。虽然故事未进行到一半凯瑟琳就死了,但希克厉还活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希克厉是她精神的化身,希克厉的一切行为都操控在她的手里。这可以从作品的三十三章和三十四章里得到充分的证明,希克厉临死的前几天,他的言行无一不在证明着凯瑟琳对他的影响之深。 在这里,凯瑟琳的塑造是对传统哥特式小说的超越。她虽以富家小姐的身份出现,但在她身上完全找不出矫饰、柔弱、

文档评论(0)

嫣雨流纱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