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颈椎病的影像诊断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摄取颈椎平片对颈椎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明确部位、范围、程度,有利于观察进展情况; CT、MRI则利于显示椎间盘脱出情况,对脊髓压迫的程度、范围,及区别颈椎病是否伴有脊髓病变。 4、横突:4.1 走向:由椎体侧缘和椎弓根外 前缘走向外前方。4.2 横突孔:位于横突根部,距椎体侧缘(钩突)较近,其内有 椎动脉、椎静脉和神经穿行。 5、棘突:除C7的棘突外,其他棘突分叉,且叉的大小不对称。 6、椎间孔: 因颈椎椎弓根斜向外后方,故其椎间孔在50o斜位上显示清楚,呈纵径大于横径的卵圆形(占90%)一般纵径约等于同椎体的3/5,横径相当于纵径的2/3,少数呈圆形。有时因位置或中心线的关系,椎间孔可以由上向下依次增大或变小,无病理意义。环/枢椎不构成椎间孔。 穿行于椎间孔的神经根约占椎间孔内径的1/2,故一般情况下纵径轻度变小不产生临床症状,而横径变小则可以产生明显的临床症状。 上下小关节突显示光滑,无变尖或肥大硬化,关节间隙清楚。 钩椎关节在椎间孔前下方。 椎间孔的构成: 7. ??钩椎关节:又称钩突关节、椎体半关节、弓体关节、Luschka氏关节。☆为后天逐渐形成的滑膜关节,至青春期发育完整。☆??钩椎关节是一个不完整的滑膜关节,关节囊的一部分由纤维环组成。☆??钩椎关节关节突:椎体外侧缘中后部向上突出的钩突(唇状)及与其相对应的上位椎体的外下缘。☆??钩椎关节有限制颈椎旋转和防止颈椎间盘向外后方突出的作用。钩椎关节前外方有椎动脉、椎静脉,外后方有神经根,所以当椎间隙狭窄和/或钩椎关节增生时易产生相应的颈椎病症状。 正常颈椎曲度 12mm+-5mm 正常颈椎:侧位、斜位; 侧位可以划3条线: 椎体前线:全部椎体前缘的弧形连线,向上至枕大孔前缘 椎体后线:全部椎体后缘的弧形连线,代表椎管前缘线。 椎管后线:又称棘突基底线;为棘突根部连线 。 以上3条线正常不论过屈或过伸应保持连续,不偏移和错位,各线之间基本平行。 9、颈椎韧带:颈椎周围的韧带对维持的内外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如果颈椎病无骨质改变时,而血管、神经、韧带(尤其是黄韧带)受压或扭曲(如某一椎体旋转)产生充血水肿,病史长者可以纤维化,出现颈椎病症状。 椎体前有前纵韧带: 椎体后有后纵韧带: 椎体两侧有椎旁韧带: 椎弓间有黄韧带: 横突间有横突间韧带: 棘突间有棘间韧带: 棘突上有棘上韧带(项韧带):最易钙化 椎体间有椎间盘: 10、椎动脉:由左右锁骨下动脉各向上发出一支椎动脉,可以分成4段; (1)从起始部至C6横突孔; (2)C6横突孔至C2横突孔; (3)C1/2之间 (4)从C1穿过寰枕后硬脑膜,经枕大孔至对侧椎动脉。 颈椎的旋转、移位,尤其第1、2段,极易损伤椎动脉,引起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症状。 颈椎病的定义:颈椎间盘组织(或椎间关节)退行性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为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这个定义包括三个内容: ★颈椎间盘退变或椎间关节退变; ★累及其周围组织; ★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颈椎病的诊断必须具备的条件: 有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影像学证实颈椎间盘或椎间关节有退行性变; 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症状一致。 如果仅有影像学表现、颈椎间盘或椎间关节退变,而无临床症状,应该诊断为“颈椎退行性变”;因为55岁以上人群80%影像学表现有颈椎退行性变,而大部分无临床症状. 如果仅有临床症状而无影像学表现,临床诊断也应该谨慎,因为没有颈椎退行性变就没有颈椎病的基础;颈椎以外的疾病也可以引起相同的类似症状。 三、临床表现:依据临床表现可分为7型:(一)颈型:亦称局部型,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不适,有相应压痛点。可以无椎间隙狭窄、无或轻度骨质增生,仅表现生理曲度改变及颈椎不稳,项韧带钙化是此型的重要X线表现。(二)脊髓型:椎间盘后突压迫脊髓,主要表现为脊髓受压的表现,感觉运动障碍,肢体或躯干麻木无力; (三)神经根型:最常见,主要表现为神经根受压症状如上肢麻木疼痛等。C4-5病变:症状表现在上臂外侧,前臂桡侧;C5-6病变: 症状在拇指食指桡侧,肱二头肌反射下降;C6-7病变:症状在中指,肱三头肌反射下降;C7-T1病变:症状在无名指、小指麻木 (四)椎动脉型:主要表现为头晕等椎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头晕、呕吐、体位 性眩晕、听力障碍、视物不清等。 (五)交感神经型:主要表现为心慌心前区痛、出汗、失眠、 多梦、眼痛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六)食管型:可出现吞咽困难和异物感等症状。 (七)混合型:兼有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表现。 (一)椎间盘的改变1、椎间盘变扁:平片显示椎间隙狭窄,是诊断颈椎病不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