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义县安家梁盆地的形成与演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尚义县安家梁聚煤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魏明辉 陈树清 谷振飞 (河北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075000) 摘 要:经过多年的煤炭地质勘探工作,对安家梁聚煤盆地的形成、演化及沉积特征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并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该区盆地的聚煤规律,通过建立盆地沉积模型,为该区煤田勘探提供科学依据,最终目的是实现找矿新突破。 关键词:安家梁盆地;地层时代;早白垩世;青石砬组 安家梁聚煤盆地位于张家口市尚义县大青沟一带(北纬:41°11′00″~41°22′00″,东径:114°01′00″~114°15′00″),内蒙古高原南缘,属河北省坝上丘陵地区。本区的地质调查及矿产勘查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先后有不同系统的地矿队伍进行过不同内容和目的的地质工作。基于以往工作,2006年进行了煤炭地质预查,2011年完成了煤炭地质普查。 鉴于安家梁聚煤盆地的系统研究工作尚不深入,很难适应逐渐发展的地质工作需要。结合以往地质成果和2006~2011年煤炭地质勘探获得的新资料,对盆地中生代—新生代形成、演化和地层时代划分进行初步探讨。 1 地质背景 1.1 地层概况 盆地内广泛被第三、第四系覆盖,无基岩出露。根据与区域地层层序、岩石特性及孢粉化石组合特征对比分析,将第三系下伏中生代地层划归早白垩世青石砬组(K1q)。 1.2 地层时代 在盆内地层时代划分中,新生代地层时代争议甚少,一直沿用至今。由于未对中生代地层的时代划分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地层时代划分争议颇多。基于以上原因,在2006年煤炭地质预查期间,系统采集了15件孢粉样,并进行了鉴定(化石鉴定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完成)。 孢粉样采自ZK00-00孔(229.09~484.68m),各样均不同程度见有化石,孢粉组合面貌基本一致,其有如下属种: 蕨类植物孢子:光面三角孢属(Leiotriletes)、桫椤孢属(Cyathidites)、圆形光面孢属(Punctatisporites)、棒纹圆形孢属(Baculatisporites)、紫萁孢属(Osmundacidites)、圆形细刺孢属(Apiculatisporites)、三角粒面孢属(Granulatisporites)、锥刺三角孢属(Acanthotriletes)、三角块瘤孢属(Converrucosisporites)、新叉瘤孢属(Neoraistrickia)、石松孢属(Lycopodiumsporites)、拟套环孢属(Densoisporites)、阿赛勒特孢属(Asseretospora); 裸子植物花粉:苏铁粉属(Cycadopites)、克拉俊粉属(Classopollis)、宽沟粉属(Chasmatosporites)、薄壁粉属(Perinopollenites)、原始松粉属(Protopinus)、原始松柏粉属(Protoconferus)、开通粉属(Caytonipollenites)、四字粉属(Quadraeculina)、假云杉粉属(Pseudopicea)、单束松粉属(Abietineaepollenites)、双束松粉属(Pinuspollenites)、冷杉粉属(Abiespollenites)、云杉粉属(Piceaepollenites)、罗汉松粉属(Podocarpidites)和一些不能鉴定的松柏类两气囊花粉; 孢形体化石:库车孢形体属(Kuqaia)。 孢粉组合中蕨类植物孢子以刺粒面类孢子为主,尤以Osmundacidite和Baculatisporites两属最常见,合计最高含量可达50%以上;光面类孢子如Leiotriletes和Cyathidites相对贫乏。裸子植物花粉主要是松柏类的各种无肋双囊类花粉;Cycadopites、Classopollis和Perinopollenites罕见;未见具肋双囊类花粉;孢形体化石Kuqaia见于ZK00-00孔422.30m处。 库车孢形体属(Kuqaia)是一类形态特征明显,但亲缘关系仍然不明的有机壁化石,迄今在我国的湖北西部、塔里木、准噶尔、焉耆盆地及青海等地的早侏罗世至中侏罗世早期地层中均有发现。考虑到当前孢粉组合中光面三缝类孢子比较贫乏,安家梁盆地第三系下伏地层时代属早侏罗世的可能性较大。 除此之外,通过系统分析孢粉时代特征,可发现个别样品中含有极少量的地质年代较老的孢粉属种。其主要原成因是:盆内沉积物形成时,是在地形高差大、水动力强、沉积环境极不稳定条件下的快速堆积;距物源区近,且侵蚀速度快,个别地段发生沉积岩二次沉积情况,导致孢粉化石出现“新老混杂”现象。 1.3 地层划分 研究区中生代地层划分较混乱,很难适应逐渐发展的地质工作,通过对该区侏罗纪—白垩纪地层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厘定,笔者对安家梁盆地乃至整个坝上地区的中新生代地

文档评论(0)

shier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