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精神病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产后精神病 护理查房相关知识 六病区 戴继芬 2012-11-27 目录 疾病原因 疾病分类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 * 疾病原因  1、生物学因素   (1)产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是其发生的生物学基础。   (2) 产后HCG水平明显下降、催乳素水平迅速上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改变、甲状腺功能低下与产后发生PPD有关   (3)另有研究发现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水平降低与产后忧郁症有关。 (4) 临产时间较长、产钳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感染、泌乳不足或新生儿因素如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等孕产期有并发症与合并症者产后忧郁症的发病率也增高  2、心理因素   研究发现妇女在孕产期均有心理变化感情脆弱、依赖性强等变化故孕产期各种刺激都可能引起心理异常。除上述因素外非计划妊娠、对分娩的忧虑、恐惧胎婴儿的健康婴儿性别非所愿对成为母亲照料孩子的焦虑等均可造成心理压力。   3、社会因素   国内外研究表明,婚姻破裂或关系紧张夫妻分离家庭不和睦、生活困难、缺少丈夫和家人及社会的关心帮助文化水平低、围生期保健服务少等均可能是PPD发病的诱因。 疾病分类   1.产后忧郁症 2.产后精神病 发病机制 1、产后忧郁症   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depression)是指产后7天内出现一过性哭泣或忧郁状态,主要临床表现有悲伤沮丧、哭泣、孤独、焦虑、恐惧、易怒自责自罪处事能力低下不能履行母亲的职责对生活缺乏信心等,同时伴有头昏乏力失眠食欲不振、性欲降低等躯体症状。   产后抑郁症患者身体感到不适。产后抑郁症虽说是精神疾病,但很多病人都有身体不适:如口干、便秘、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心悸、气短胸闷等[1] 临床表现   1、发病:绝大多数产褥期精神病发生在分娩后头两周但是在产后6周内任何程度的精神病都可能发生许多前驱症状都在分娩后第3天发生有学者发现轻度的精神错乱在分娩后第3~4天发生,中度的抑郁和焦虑则在分娩和产后的第6周之间,而精神病可以在分娩后到6个月内任何时间发生。  2、产褥期精神病的类型:  诊断标准不同有关产后精神病的临床症状复杂根据其表现大致有如下几种状态:  ①抑郁状态 ②谵妄状态: ④幻觉妄想状态: ⑤反应性精神病: ⑥感染性精神病: ③躁狂状态: 疾病治疗   专家认为轻到中度的产褥期精神病一般来说不需要治疗。而对产褥期精神病的最佳治疗方案与同类型的非产褥期精神病的治疗方法相同。这些治疗方法大多包括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心理问题和(或)抗抑郁的药物以及心理治疗(通常着重于心理分析或是从家庭的角度给予治疗)电痉挛治疗一般来讲很少用。在关于产褥期精神病妇女住院治疗的研究中,发现精神症状一般在产后3周出现诊断为神经性抑郁的患者住院治疗效果比较好这些短期住院 治疗即可痊愈的患者多半产前以及妊娠时没有心理问题,并且一般在住院的前10天内就可以心理重建。某些产褥期精神病可以用激素治疗使用甲状腺素腺垂体激素,性激素以及类固醇对于治疗一般常规方法无效的、表现出甲状腺或是肾上腺功能低下的产褥期精神病患者的效果非常好此外,也发现使用激素治疗后电痉挛治疗会变得更有效但是这个方法在治疗产褥期精神病患者方面还没有得到统一的认可。   一般认为出现下列情形时预后比较差:   1、病人表现出精神分裂症而非情感上的症状。   2、病人具有产褥期和非产褥期的精神病史出现躁郁症时,患者与其他类型的精神病相比其复发率为其2倍而与其他在15岁以后发生的非妊娠期精神病相比产褥期精神病的复发率为其3.5倍。躁郁症具有严重复发性因此一些学者认为产褥期精神病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文档评论(0)

精品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