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网络语言中的修辞现象
单位:师寨初级中学 邮编:221713 姓名: 李兰英
【摘要】随着网络媒体的飞速发展,网络传播中出现了大量的新词新语,因此形成了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同时这一语言现象也倍受语言研究者关注,这些新词新语的创造者大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修辞手法。本文从修辞学的角度,借助具体实例,探讨网络语言中修辞格的灵活运用,并简要分析出现众多修辞现象的原因。
【关键词】网络语言 修辞 成因
在当今这个高科技社会中,计算机的发明和使用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第五次划时代的革命,因特网将人们带入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计算机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网络语言应运而生。
网络语言虽然是新时代和新媒体的产物,但是,它也和传统意义上的语言一样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说网络语言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由于网上交流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交流,会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所以他们在现有的语言文字基础上,采用各种修辞手法,达到幽默、愉悦等效果。由于文字、图像等有着有声语言所不能比拟的优点,独特的网络语言可使网友们沟通时彼此更能心领神会。
一、网络语言中的修辞方式
(一)比喻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文学创作中,比喻是人们最常用的一种修辞方式,网民们为了描述新兴的网络产物,为了使语言更形象、更艺术,他们常常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格。古人所谓“状理则理趣浑然,状事则事情昭然,状物则物态宛然。”这就是比喻的修辞作用。
在网络语言中,用得最广泛的是借喻。借喻,是本体、比喻词都不出现,而把喻体直接当作本体来说的一种比喻。例如:
恐龙:比喻长相难看的MM。恐龙的特点是长相难看,而且在现实生活中看不见。网络是一个虚拟空间,彼此也是看不见的。
青蛙:比喻长相难看的男性。青蛙长相难看,而且鼓着眼睛。
楼主、楼上、楼下:楼主指论坛中发起该主题的人;楼上、楼下指帖子中的上下部分。
以上几例均运用了借喻这种修辞格,不直接描述原事物,而运用借喻手法比较形象地提出表述的对象,这样既节省了时间,符合网民求快的心理,又与“新新人类”的求新、求异心理不谋而合。
(二)仿拟
简单地讲,仿拟就是模仿原有的东西,而制造出与其相似的内容。网民上网追求轻松,宣泄情感,仿拟辞格的使用使语句充满了幽默调侃,符合网民的需要。可分为仿词、仿句、仿调这三种形式,在网络语言中较常见的是前两种形式的运用。
1.仿词
“在现实运用中,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语素或词根,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这种修辞格就叫做仿词。”[1]
在网络词汇中有相当一部分词汇是网民从日常词汇中类仿而来的,这种类仿不仅能给人以新鲜活泼、生动明快的感觉,有时还能产生强烈的讽刺性和幽默感。如“触网”,即指接触网络,这是类仿了接触电视、电影、电脑的“触电”,在与网接触的那一瞬间,网民们的生活可能也随之丰富不少。只是由于人们频繁地“触网”,并且日益生瘾,这又给正常的学习和工作以及生活带来诸多不良后果,于是又出现了“戒网”一词,一看即知这是类仿“戒烟、戒酒”等词而来的。
由此不难发现,这些类仿而来的词语都十分俏皮活泼,随着应用的渗透,已逐渐成为网民们习以为常,脱口即出的词语,甚至已逐步被不常上网甚至根本不上网的人们频繁使用着,因而有存在的价值,有一定的生命力,这样的类仿,就是成功的,对丰富词汇是有积极意义的。
2.仿句
仿句就是模仿已有的、比较流行的名言,从而形成的句子
如:“男生宿舍:落叶与袜子齐飞,废纸共墙壁一色;上课瞌睡:硬挺头颅永不倒,纵然嘴角水滔滔;楼道垃圾: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个不同;楼下等GF:日照头颅生紫烟,九楼小姐不下来;GF傍了大款:昔人已乘奔驰去,此地空余拜拜书。深夜归宿:随风潜入夜,洗足细无声;食堂饭菜:白菜浮绿水,红椒青萝卜。”这段网上课桌文化仿拟了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和原来诗句的意境形成了反差,构成了鲜明对比,读者自能悟出其中幽默味。
(三)谐音
在网络用语所涉及的各种修辞格中,谐音是经常被用到的辞格之一。“在网络用语中,谐音可以穿越汉字的界限来表示语义。只要是声音与负载语义信息的汉字相同或相似,不管是文字、数字,还是字母,皆可信手拈来,为我所用。”[2]具体说来,网络语言中的谐音又可以细分为汉语谐音、英语谐音、数字谐音及组合谐音四种。
1.汉语谐音
在网语世界中,好多词都是以一个新奇的面孔出现,如以“斑竹”表示一个版面或栏目的主持,即版主。以“大虾”表示“大侠”,似贬实褒,这种表达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一些水平较高的电脑爱好者因长期沉迷于电脑而弯腰驼背,形状颇似一只大虾,二是在计算机中输入这两字的拼音时,“大虾”先于“大侠”出现,为了求快,当然采用前一种写法了,而且它又是那样的诙谐幽默。还有“喜欢”谐音成“稀饭”,“美国”谐音成“米国”等等。
2.英语谐音
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星玛IRIS NV型电梯电气回路图.pdf VIP
- 化工设计竞赛附录8-HAZOP分析报告书(0001).doc VIP
- 住宿安全教育.pptx VIP
- 江苏计划专刊下册.pdf VIP
- 国内外信息安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docx VIP
- 2024江苏招生计划专刊(可搜索).pdf VIP
-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pdf VIP
- 2001浙J16 ZRF住宅烟气集中排烟系统27浙江省标图集.docx VIP
- 农村社会学(陆益龙第二版)课件全套 第1--12章 农村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农村社会变迁与乡村振兴.pptx VIP
- 广东省大湾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