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1号宫殿基址使用年代刍议.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里头1号宫殿基址使用年代刍议 许 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关于二里头遗址1号宫殿基址(以下简称“l号基址”)的年代,发掘者在1974年首次 公布的发掘简报…—~《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宫殿遗址发掘简报》 (以下简称《简 报》)——中推定为二里头文化第三期。此后,这一推断几成定论。近年,始有学者在全面 系统地分析相关材料的基础上,提出其应废弃于二里头文化第四期早段与晚段之间的观 点心J。对1号基址年代的推断,多与学者当时所持夏商王朝分界的观点相呼应,即一般把l 号基址的废弃,看作是王朝更替的一个重要标志。无论如何,1号基址的存在年代,对于探 讨与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笔者拟就以往的原始材 料作进一步的检讨,结合近年的有关新发现,提出自己对l号基址使用年代的认识。 一、发掘者的分期方案及其变化 《简报》对1号基址的年代推断是,“宫殿台基上面有二里头遗址四期的灰坑和墓 葬,下面有二里头遗址二期的灰坑,上下地层关系清楚,这座宫殿建筑是二里头遗址三 32 期的”。1999年出版的正式发掘报告《偃师二里头——1959~1978考古发掘报告》o (以下简称《报告》,文中仅注明页码)也有类似的表述:“第1号宫殿建筑基址的上面 有二里头文化四期的灰坑,下面叠压着二里头文化二期的灰坑,宫殿基址里面包含有 二、二三期之间的陶片,宫殿基址应属于二里头文化j期”(150~151页)。 上述年代推断的观点大体一致,但均未明确区分建筑年代与使用年代。就建筑年代 而言,这一推断无疑是妥当的,但材料的交代仍嫌简略。研究者依据这些层位关系,只 能得出大致的年代范围,而无法确知其具体的年代上下限。邹衡先生早年的表述最具有 代表性:“这座巨型夯土台基的时代属于夏文化晚期第三、四段(即二里头文化第三、 四期——引者注)之问,或属第三段”_4J。 关于1号基址具体的兴建与废毁年代的推断,最早见于发掘主持人赵芝荃先生在 《简报》之后发表于20世纪80年代的沦文。“这座宫殿建于三期之初,使用于三期之 际,发展到四期被毁,上面堆积着灰土坑、烧陶窑址、小型墓葬和散乱的人骨。一期之 J。 隔,竟有天渊之差,如不经历重大政治变动,似无可能”-5 二里头l号宫殿基址使用年代刍议 ·65· 在1号基址区域内,有一组重要的遗迹及其层位关系,可以使我们对基址的建造年 代有更确切的了解。这就是墓葬62VM22及其与1号基址的关系。 座中型墓,墓中铺朱砂,随葬铜铃、绿松石大扁珠、贝和陶器若干。这是l号基址区域 内规格最高的一座墓葬。发掘简报将其定为“晚期”即第三期帕1,《报告》则改定为二 期。近来不少学者指出其应属三期(早段)。7【,是妥当的。从l号基址平面图(图84) 上看,该墓位于基址东南廊以外,似乎与基址没有直接的层位关系。《报告》在介绍该 墓时也未述及层位关系。经查对发掘记录,该墓为所在探方62VT33⑥层所叠压,而 ⑥层又为l号基址台基边缘夯土所压(台其基槽大于其上建筑遗迹的范围)。记录将 T33⑥层定为“二里头三期之前期”,即i期早段叫。。 由是可知,1号基址的建筑年代不早于T33⑥层和M22的年代即二里头文化i期早 段,早不到三期初或二、j期之交。 在此后的文章中,赵先生又对l号基址的废毁年代作了进一步阐述:“二里头遗址作 为夏代晚期都邑,其一号宫殿建造与使用的年代为二里头三期,其上堆积着二里头四期的 灰土坑、小型墓葬、散乱的人骨和烧制陶器的窑址。一期之隔竟有天壤之别,如不经历重 大政治改革,实无可能,因此,可以把夏王朝的年代下限推断为二里头_:==期之末”一o。 “这座宫殿是经大火焚烧之后被废弃的,年代在二里头文化三期、四期之间”L…。。 我们注意到,这与发掘者在发掘之初的认识是有变化的。 关于1号基址之上二里头文化第四期遗存,《简报》中介绍到,“台基上面的灰坑 和与之同时期的灰坑共有50多个。……时代都是二里头第四期的。位于台基中部的几 个灰坑较大,填土较纯,形制特殊,有的里面还有人骨架。例如HS0口

文档评论(0)

在水一方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