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里头文化“龙”遗存研究
朱乃诚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2002年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清理
二里头文化早期大型夯土基址(3号基址)院内墓葬时,在一座贵族墓中发现一件大型
绿松石器。后以套箱方式取回室内清理,于2004年夏秋之际确认是一件大型绿松石龙
形器。这一重大发现突出地表明:“龙”遗存是二里头文化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文化内
涵。并且由此引导出二里头文化研究的新课题与新的探索热点。
一、二里头文化的“龙”遗存
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二里头文化的“龙”遗存,初步统计,主要有以下六起。
①20世纪60年代初在二里头遗址发现的三件残陶器上刻有“龙”形图案。1件为
一头二身,已残缺。头朝下,跟珠外凸,在头部两侧饰有云雷纹。龙纹刻线粗壮,
纹,龙首残缺,可辨有龙眼,龙身弯曲,长尾飘起,身下似有一爪(图二)。还有1件
图一二里头遗址陶器上的龙形图案 图二二里头遗址VT210④B;3脚片上“龙”纹图案
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研究
图三二里头遗址VT212(3):1陶片上 图四二里头遗址8lVM4:5绿松
“龙”爪纹 石铜牌饰
的相对年代为二里头遗址最初分为早中晚三期中的中期。
②1981年在二里头遗址V区清理的M4墓葬中出土1件绿松石铜牌饰(M4:5,
以下称为81VM4:5)。平面呈长圆形,长142厘米、宽98厘米。中间两侧呈弧状
束腰,两侧各有二穿孑L纽。在铜牌的凸面(正面)上由许多不同形状的绿松石片粘
嵌排列成兽面纹(变形“龙”纹),凹面(反面)附着有麻布纹(图四)。这件绿松
石铜牌饰出自墓主人的胸部略偏左。81VM4墓葬长25米、宽116米,墓底距地表
深2I米。墓底铺朱砂,厚达8厘米。棺木外表刷朱红漆,填土经夯打。该墓随葬品
还有铜铃、玉管、玉柄形饰、绿松石管饰、漆钵、漆觚、漆鼓等。其中铜铃位于墓
主人胸腰之间,与绿松石铜牌饰距离很近。该墓的相对年代,发掘者定为二里头文
化二期偏晚”1。
③1984年秋在二里头遗址Ⅵ区清理的M11墓葬中出土1件绿松石铜牌饰(M11:7.
二里头文化。龙。遇存研究
大,长165厘米、宽8~11厘米。在墓中放置的位置也相同,即置于墓主人胸前。铜
牌饰的正面用许多碎小的长方形绿松石片很整齐地镶嵌成兽面纹(变形“龙”纹),边
侧四个穿iL纽上下两两对称,可系绳(图五)。该墓规模略小于1981年发掘的M4墓
葬,长2米、宽095米,墓IZl距地面05米、墓底距地面l1米。墓底铺朱砂。骨架
已朽,只拣到几颗牙齿。随葬品除绿松石铜牌饰外,还有铜爵1件、铜铃1件、玉戚璧
1件、玉圭1件、玉刀1件、玉管状器1件、胸盂2件、陶爵1件、圆陶片4件、绿松
石管饰2件,漆盒1件,以及58牧海贝与1枚大扇贝等。其中铜铃位于绿松石铜牌饰
西侧,相距约30厘米,玉管状器(疑为铃舌)位于铜铃与绿松石铜牌饰之间。该墓的
相对年代为二里头文化四期“1。
图五二里头遗址84VIMll7绿松石铜牌饰 图六二里头遗址87Ⅵi~157:4绿松石铜牌饰
以下称为87VIM57:4。),在墓中位于中部的东侧。其平面为圆角梯形,瓦状隆起,两
侧各有二纽。长15 5~8
9厘米、宽7 9厘米、厚0.25厘米。该件铜牌饰是以青铜铸
成兽纹镂空框架,镶嵌绿松石片(出土时绿松石片全部悬空,原来或有依托),整体形
象为一猛兽(变形“龙”纹)。杜金鹏研究员描述其为:头端窄而身部宽.圆头,两眼
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研究
圆睁,弯眉,虎鼻状直鼻,下颌有利齿数颗,身有鳞状斑纹。所嵌四百余块长条形、方
形和三角形绿松石片l厚约02厘米,多数十分细小,大者宽仅05厘米左右,排列致
密有序,镶嵌十分牢固(图六)。87VIM57墓葬在二里头遗址发现的诸墓葬中属中型
墓,墓底有二三厘米厚的朱砂,有木质葬具,人骨已腐朽,仅有i颗牙齿。随葬品较丰
富,除绿松石铜牌饰外,还有铜爵1件、铜铃1件、铜刀1件、玉刀1件、玉戈1件、
玉月牙形器1件、玉柄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