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郡府官制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吐鲁番学研究 高昌郡府官制研究 中国文物研究所王素 高昌郡府官制①,是高昌政制的重要来源,一直深受学者关注。但由于种种原因,专门和系统的研究并 不多。似乎只有唐长孺先生从事过专门和系统的研究⑦。但唐先生为材料所限③,只对其中校曹主簿、主簿、 功曹史、典军主簿、捉曹主簿、五官、典军、录事及督邮、博士、平水等部分郡府属吏进行了考证,其他较少涉 及。此后,学者多是在探讨高昌其他问题时涉及高昌郡府官制,既不专门,也不系统④。因此,关于高昌郡府 官制,还有重新研究的必要。 高昌郡府官制,按照中原旧制,可以分为长官、佐官、属吏三类。其中,属吏类最为庞杂,又可分为纲纪、 门下、列曹、监察四个系统。长官、佐官由中央任命,属吏由长官自行从本地人中辟用。故一般而言,长官、佐 官均为外地人氏,属吏均为本地土著。此为中原郡府官制大概@。但高昌情况与此不尽相同。 (一)长官 郡府长官仅一人,即太守。自前凉张骏建兴十五年(即东晋成帝咸和二年,327)十月前后,正式设置高昌 郡,高昌就有了太守。但整个高昌郡时期(327~460),百余年间,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所见高昌太守,至多只 有五人,即: (1)杨斡或杨翰:据《通鉴》卷一百四东晋孝武帝太元元年(376)记载:八月,前秦苻坚灭前凉;九月,以 “高昌杨斡为高昌太守”。《晋书》的《苻丕》和《吕光载记》记后秦白雀二年(385)九月,前秦大将吕光自西域 还,“高昌太守杨翰”说凉州刺史梁熙凭险拒之,熙不听,翰以郡迎降吕光。此杨斡或杨翰⑥,至少任了十年的 高昌太守。 (2)隗仁:据《晋书·沮渠蒙逊载记》记载:北凉玄始四年(415)五月,西秦袭北凉湟河,太守沮渠汉平 降。隗仁时为司马,力战被擒。在西秦被囚五年,玄始九年(420)始放还北凉。沮渠蒙逊执其手日:“卿,孤之 苏武也。”同年十月,蒙逊“以(仁)为高昌太守”。据学者研究:隗仁原为高昌豪族,义和三年(433)仍然在任, 至少任了十余年的高昌太守⑦。 (3)阚爽:据《魏书·高昌传》记载:“世祖时,有阚爽者,自为高昌太守。……真君中,爽为沮渠无讳所 袭,夺据之。”《北史·高昌传》略同。据学者研究:阚爽亦为高昌豪族。自为高昌太守,在缘禾四年(435)十 月;为沮渠无讳所败,逃亡柔然,在建平六年(442)九月。即阚爽也至少任了八年的高昌太守⑥。 02670 (4)阚斑:据吴震先生研究:俄藏皿x v号文书可以暂名为《北凉(沮渠氏)大事记》,中记“阚斑知 高昌”,反映的是“壬午岁”(442)沮渠无讳初入高昌城后的史实,“此人(阚斑)可能与原高昌城主阚爽同族,大 概因内应凉军入城有功,所以被委以王都高昌郡守之职”⑨。即此阚斑亦为高昌豪族,是在阚爽之后继任高 昌太守。惟任至何年,不太清楚。 赠令和同年四月廿四日大且渠封戴墓表记载:且渠封戴为大凉王族,系卒官“高昌太守”⑩。即此且渠封戴在 史 学 绾 高昌郡府官制研究 卒之前,曾任沮渠氏北凉流亡政权的高昌太守。惟何年始任,不太清楚。 此外,据吐鲁番出土前凉建兴三十六年(348)九月二十八日前《王宗上太守启》(文书一,2页;图文壹,1 页)提到“明府”@,知前凉亦有高昌太守某人。我们知道:在高昌建郡之前,戊己校尉已由寄治向世袭、久任、 土著发展演变@。前举五任高昌太守,四任均为本地土著。其中,杨斡或杨翰,以及隗仁,任期均不少于十 年,也算得上久任;阚爽、阚斑,先后继任,合计至少超过十年,也算得上世袭。可见高昌太守的土著、久任、世 袭化,实际是戊己校尉世袭、久任、土著化的继承和延续。这与中原传统的郡太守用人制度非常不同。 (二)佐官 郡府佐官有可能仅一人,即丞或长史;也有可能为两人,即另增都尉。当然,也有可能根本就没有设置 佐官。 按:据《续汉书·百官五》郡条云: 每郡置太守一人,二千石,丞一人。郡当边戍者,丞为长史。……尉一人,典兵禁,备盗贼,景帝更名 都尉。……中兴建武六年,省诸郡都尉,并职太守,无都试之役。……唯边郡往往置都尉。 又“郡当边戍者,丞为长史”和“唯边郡往往置都尉”下分别有注云: 《古今注》曰:“建武六年三月,令郡太守、诸侯相病,丞、长史行事。十四年,罢边郡太守丞,长

文档评论(0)

在水一方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