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初三常用文言虚词复习 南京市双闸中学 赵浩鹏 “之”的常见用法 代人、事、物,相当于“他、她、它”:又数刀毙之(它) A 代词。有两种情形 用作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为云梯之械(这) { B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蜀之鄙,有二僧(的) C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不译:人之立志(不译) D .音节助词,无实义,不译:公将鼓之(不译) E .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不译: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何陋之有,菊之爱(不译) F .动词,相当于“往”“到”,作句子谓语:吾欲之南海(去往) (后面大都是表地点性的名词) 辨析句中“之”的用法 (1)笑而止之曰 ( ) (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 ) (3)、操蛇之神闻之 ( )( ) (4)、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 ) (5)、宋何罪之有 ( ) (6)、公将驰之( ) (7)、杜少府之任蜀州 ( ) 2、“其”的常见用法。 A、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他的”“它”“它的”:惧其不已也(他) 其妻献疑曰(他的) 视其中,则干若败絮(它的) B、人称代词,译为“自己的”:退而甘食其土之有(自己的) C、指示代词,译为“那”“那个”“其中”:视其书(那本) D、语气副词,表推测语气:其真不知马也(大概)(恐怕) 表反问语气:恶在其为民父母也(难道) 辨析句中“其”的用法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3)、下视其辙( ) (4)、其如土石何( ) (5)其真不知马也( ) (6)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 (7)则移其民于河东( ) 3、“而”的用法。 A .连词,表并列:中峨冠而多髯者(不译,或译为“又”) 表承接:有卖油翁释担而立(不译,或译为“然后”“于是”) 表转折:前狼止而后狼又至(“但”或“但是”“然而”) 表修饰:杂然而前陈者(地) 表因果:泉香而酒冽 B .音节助词:既而儿醒, 俄而百千人大呼(不译) 辨析下列“而”的用法。 (1)日出而林霏开( ) (2)民困而不知救( ) (3) 敏而好学( ) (4) 而托于柑以讽耶( ) (5)玉质而金色( ) (6)面山而居( ) (7)温故而知新( ) (8)水落而石出( ) 4、“于”的常见用法。 A .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对象、方式等,可译为 “在”“到”“向”“从”“对于”等。 如:尝射于家圃(在) 移其民于河西(到) 贫者语于富者曰(向) 若所市于人者(给) B .介词,表比较,译为“比”: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 C、介词,表被动,译为“被”:舜发于畎亩之中(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