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毕业论文f.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第PAGE 156页 /honghaochem3 PAGE /honghaochem3 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1矿区概述 1.1.1井田位置、范围和交通位置 兴隆庄矿井位于山东省兖州市境内,井田横跨兖州、曲阜两市。津浦铁路从井田北侧向西延伸,兖石铁路自井田南侧向东延伸,西接京九线,东至石臼所新港,矿区铁路经大东章集配电站与津浦铁路相接。公路四通八达,104国道沿井田东部通过,兖济公路沿井田西部通过,兖邹公路贯穿井田范围,区内地势平坦,交通十分方便,矿井北距兖州市8km,东距程家庄2.1km,东南距邹城市14km。矿井交通位置图见图1-1。 1.1.2地形及河流 区内为第四系冲积平原,地形平坦,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坡度极为平缓。地面标高变化于+52m~+44m之间,井口附近地势较高,工业广场标高为+50m。除特大洪水外,一般不受威胁。区内有泗河纵贯全区。泗河全长142km,河宽100~1000m,流域面积2590km2,最大流量3380m3 1.1.3气象 本区为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属大陆于海洋间过渡性气候,四季分明。据济宁、邹城、兖州气象站1959~2001年的观测资料,年平均气温14.1℃,气温最低月为元月,平均气温-2℃。最高气温为7月份,平均气温29℃,最高可达40℃以上,年平均降雨量712.7mm,年最小降雨量347.90mm,最大降雨量1179.3mm。雨季多集中在7~8月,有时延至9月,其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65%。年平均蒸发量1884.8mm,最大蒸发量多在4~7月,占全年蒸发量的45%。风向频率多为南及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2.73m/s,极端最大风速24m/s,最大风速的风向多为偏北风。结冰期由11月到翌年3月,最大冻土深度 1.1.4自然地震 兖州市的地震烈度为7度,据《中国地质资料年表》记载,本区地震活动性不强。但本区无感地震频发,据记载,兖州、邹县共发生地震36次(截止1999),其中破坏地震7次。 1.2井田地质特征 兴隆庄井田位于兖州煤田东北隅,属全隐蔽井田。北部以滋阳断层为界,南临鲍店井田,东接东滩井田,西靠杨村井田,西北以兖州城安全煤柱接上组煤层露头为界。 1.2.1煤系地层概况 兖州煤田为一轴向东北。向东倾伏的不对称向斜。兴隆庄煤矿位于兖州向斜的北翼,为一走向北东~北西,倾向南北~北东的单斜构造。兴隆庄井田内地层倾角较缓,2°~14°,平均6°。主要含煤地层为下二叠统山西组和上石炭太原组,煤系和煤层沉积稳定,为华北型含煤岩系,无岩浆侵入,平均厚度310m。 井田内煤系地层均第四系冲积层所覆盖,井田地层综合柱状图见图1-2。 第四系厚度在132.4m~235.29m之间,平均厚度184.08m,分上中下三组,以粘土、砂质粘土,含粘土的砂(砾),或砂(砾)等相间组成,不整合于侏罗系的上侏罗系,最大残厚330.46m,仅保留于本区东南部的边缘地段,由紫红色细砂岩或中细砂岩,间夹细砂岩与泥岩互层所组成,底部偶见砾岩,与二叠系成部整合接触。二叠系之石盒子组最大残厚181.88m,一般厚度60m左右,以粘土岩为主,空隙度大,硅质接触式胶结,岩性稳定,整合于主要含煤地层山西组之上。二叠系山西组厚84.82~152.91m,一般厚度为129.62m为本煤田的主要含煤地层,含有局部可采的2层煤和稳定可采的3层煤,其中3层煤是井田的主采煤层,煤层底部多为细砂岩、粉砂岩互层,有时相变为中砂岩,整合于石炭系之上。上石炭系的太原群厚148.53m~185.13m,一 般厚度为173.42m,以粉砂岩和泥质岩为主,间夹中砂岩。粘土岩。薄层灰岩及煤层组成,共含煤23层。其中16层、17层煤是全井田可采的薄煤层,主要标志层为第三层灰岩和第十层灰岩,地层多为粉砂岩和深灰色泥岩为主,间夹以中砂岩、粘土岩和薄层灰岩,整合于本系的本溪群之上。中石炭系本溪群厚21.49m~36.00m,一般厚度28.75m,以灰岩为主,假整合于奥陶系之上。奥陶系马家沟统总厚725.20m,以石炭岩为主,有裂隙和洞穴,与下伏寒武系呈整合接触。 1.2.2主要地质构造 井田位于兖州向斜的北翼。为以倾向南东至北东,倾角2~14℃,一般为4~8℃,走向北东至北北西的单斜构造,并发育着次一级小型的宽缓波状起伏,区内北东向逆断层部发育,而北西向的高角度正断层交发育,并具有断层走向的弯曲、分叉、合并、落差时大时小、呈“入”字型构造的形态特点。煤层有古河床冲刷切割。地质构造整体比较简单,但有的采区比较复杂,局部不能开采。主要断层特征具体见表1-1。 图1-1 矿井交通位置图 图1-2 井田地层综合柱状图见 表1-1 主要断层特征表 名称 落差(m) 倾角(°) 走向 倾向 断层性质 铺子断层 8~60 80 N3°~25°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专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