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万山老师讲伤寒视频文字版下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7 讲 太阳病类证、太阳病篇小结 ?459? 这个结胸病,它应当属于外感病的范畴。结胸证分大结胸、小结胸 和寒实结胸,而大结胸证呢,这是有热,所以又把它叫做热实结胸;小 结胸呢,它也有热,它也属于热实结胸的范畴。大结胸证是水热结于胸 膈脘腹的证候,病位比较广泛。我们在上课的时候都给大家作了详细分 析。病位偏高的,用大陷胸丸,病位偏中的和病位偏下的,用大陷胸汤。 对于小结胸病来说,外感病也可以见到,更多的是见于杂病。而对于寒 实结胸来说,外感病可以见得到,更多的也见于杂病。至于心下痞证, 那纯粹是一个属于杂病的范畴。我们在讲完心下痞证以后,又谈到了和 心下痞相鉴别的下利的证候,上热下寒的证候等等。 在太阳变证中,结胸、脏结、心下痞是有病名的,而其它的那些变 证,只是有证候的名称或者方证的名称没有特别的病名。 这就是太阳病篇的主要内容。 至于太阳病的类证,是因为在它的病程中,有某些症状类似于太阳 病,放到了太阳病篇,以便于和太阳病相鉴别,而太阳类证的内容,我 们这节课刚刚谈过。 这样的话,我们大体就把太阳病篇的主要内容作了一个梗概的复习, 可以说历历在目,如数家珍,我想大家都能够记得住。 太阳病篇的内容我们就全部讲完了,下次课我们讲阳明病篇,如果 大家有时间的话,就适当的作一个预习。 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郝万山讲伤寒论 ?460? 第38 讲 阳明病概说 大家好,我们上课。 前一个阶段,我们讲的是太阳病脉证并治,按照《伤寒论》原书的 次序,那就应当是讲阳明病脉证并治,所以我们从今天开始讲辨阳明病 脉证并治。 我们每讲一病的原文,要先对这一病篇的主要内容,作一个大概情 况的介绍。 我们还是先介绍阳明病的概说。 首先,从阳明病的成因来看。阳明经脉是运行于体表的,体表可以 直接感受外邪,所以阳明病的成因的第一点,是阳明经脉直接感邪。这 种情况在《伤寒论》中把它叫做“正阳阳明”。阳明经脉直接被风寒邪气 所伤,阳明经的阳气被郁,但是阳明是主里的,也就是说阳明的阳气, 它的作用部位是在人体的内部,所以阳明经脉受邪以后它这个病程持续 时间很短,因为阳明的阳气,它不走表,它走里。它不像太阳,太阳的 阳气是作用于体表的,所以太阳经表受邪,正气抗邪于表,它这个病程 持续时间很长,而阳明经脉受邪呢,由于阳明的阳气不作用于体表,所 以阳明经脉受邪以后,邪气可以迅速循经入里化热、成实,而形成阳明 的热证和腑实证。所以阳明经证,在临床上持续的时间很短。 但是在《伤寒论》中也提到了,这种由于阳明本经直接感邪而发生 的阳明病,叫做“正阳阳明”。邪由它经传来,哪经的邪气容易传入阳明 呢?首先是太阳,太阳之邪不解,邪传阳明,或者是太阳误治,邪传阳 明,太阳病应当发汗,结果误用了下法、吐法,或者火疗,导致津液耗 伤,邪气就势入里化热、成燥而传阳明。这种情况在《伤寒论》中把它 叫做“太阳阳明”,邪由太阳传入阳明,叫“太阳阳明”。 还有一种情况,少阳病误治,导致了邪传阳明,少阳病误治以后伤 了津液,然后少阳邪气传入阳明化热、成燥,这种情况在《伤寒论》中 第38 讲 阳明病概说 ?461? 把它叫做“少阳阳明”。 除此之外,阳明和太阴相表里,当太阴病阳气恢复,就可以出现阴 病出阳,脏邪还腑。这个时候出现的阳明病,是病证由里出表,由阴转 阳的,一种好转的现象。太阴病阳气恢复以后,阴病出阳,脏邪还腑而 出现了阳明病的表现,这是病证由里出表,由阴转阳,病情向好的方面 转化的一种表现。而本经受邪,邪气循经入里化热、成燥,太阳之邪不 解,少阳之邪不解,或者太阳、少阳误治以后传入阳明,这是邪气由表 入里,由浅入深的过程。 关于阳明病的成因,我们就介绍这么多。 阳明病的病变部位,涉及到哪些脏腑,哪些经络,这是我们在概说 里要谈到的第二个问题。 首先,阳明病的病变部位,从经络的角度来讲,它涉及到足阳明经, 那就是足阳明胃经了。从脏腑的角度来讲,它涉及到足阳明胃腑和手阳 明大肠腑。但是《灵枢?本输》篇说过这样一段话,说“大肠、小肠皆 属于胃”。这句话原本是讲经络的连属关系的,对于伤寒注家经常引用这 句话,说明阳明病的病变部位还应当包括小肠。你想,小肠上接胃,下 连大肠,对于阳明病来说,上面的胃有问题,下面的大肠有问题,难道 中间的小肠就没有问题吗?因此阳明病的确切的部位,从外感病的病情 来看应当包括胃、大肠和小肠。小肠尽管不能把它叫做阳明,而它属于 手太阳,但是小肠腑的病变就当包括在《伤寒论》中的阳明病的范围之 内。所以我们这里加个括号。这就像太阳病篇,它没有包括手太阳小肠 的病,但是根据外感病的发病规律,它却涉及了手太阴肺的病变,像麻 黄汤证的喘,像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的中风兼喘,像小青龙汤证的外寒内 饮,水寒射肺的喘,还有像麻杏石甘汤的邪热壅肺的喘,它们常常是在 太阳体表的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专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