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注疏校勘5(参考江西书局本、湖南书局本).docVIP

孟子注疏校勘5(参考江西书局本、湖南书局本).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孟子注疏校勘記(依頁碼次序) 四库全书总目: 案藉交報讎似謂藉交游之力以報讎(中華本1頁倒4行) 案:似,世界書局本、光緒脈望仙館本、點石齋本、江西書局本、道光本同。湖南書局亦作“以”。南昌府本誤作“以”。 孟子正義序: 朝散大夫尚書兵部郎中充龍圖閣待制知通進銀臺司兼曰下封駮事兼判國子監止護軍賜紫金魚袋臣孫奭撰(中華本2660頁2行) 案:門,世界书局本、光緒脈望仙館本、點石齋本、江西書局本、道光本同。湖南書局本亦作“門”。南昌府本原作“曰”,誤。 為之音,則有張鎰、丁公著。(中華本2660頁9行) 案:“音”下,各本皆無“者”字,世界书局本、光緒脈望仙館本、點石齋本、江西書局本、道光本無。湖南書局本亦無。北大標點本據校勘記徑加“者”字,未出校記。 題辭解: 題辭解:放蕩之言以干時感衆者非一。(中華本2661頁倒13行) 案:感,世界書局本、光緒脈望仙館本、點石齋本、江西書局本、道光本同。南昌府本同。疑當為“惑”。湖南書局本正作“惑”。 疏:佞口辭捷給為人所憎惡者。(中華本2661頁倒5行) 案:口,世界書局本、光緒脈望仙館本、點石齋本、江西書局本、道光本同。湖南書局本亦作“口”。南昌府本模糊。 疏:東為木本色青,(中華本2661頁倒4行) 案:本,世界書局本、道光本同。南昌府本原作“木”,不誤。光緒脈望仙館本、點石齋本、江西書局本亦不誤。湖南書局本不誤。 疏:曰是西方正,(中華本2661頁倒3行) 案:曰,世界書局本、道光本同。南昌府本原作“白”,不誤。光緒脈望仙館本、點石齋本、江西書局本亦不誤。湖南書局本不誤。 疏:惠王篇凡二十有一章,(中華本2662頁16行) 案:一,世界書局本、道光本同。南昌府本原作“三”,是。光緒脈望仙館本、點石齋本、江西書局本亦作“三”。湖南書局亦作“三”。 疏:滕文公篇几十有五章,(中華本2662頁16行) 案:几,光緒脈望仙館本、點石齋本、江西書局本作“凡”。南昌府本、世界書局本、道光本皆誤。湖南書局本作“凡”。 疏:《公孫丑》篇凡五千一百二十字,(中華本2662頁17行) 案:凡,世界書局本、光緒脈望仙館本、點石齋本、江西書局本、道光本同。南昌府本原作“几”,誤。湖南書局本作“凡”。 疏:《萬章》篇几五千一百二十字,(中華本2662頁18行) 案:几,世界書局本、道光本同,南昌府本原作“凡”,不誤。光緒脈望仙館本亦不誤。世界書局本已誤。點石齋本、江西書局本不誤。湖南書局本不誤。 疏:公侯伯子男几有五等是也。(中華本2662頁倒22行) 案:几,世界書局本、道光本同,南昌府本原作“凡”,不誤。光緒脈望仙館本、點石齋本、江西書局本作“凡”。湖南書局本作“凡”。 疏:古公亶父來朝,走馬不失其馳,舍矢如破,凡此之類,是皆有二雅之正言也。(中華本2662頁倒18行) 案:北大標點本(7頁倒7行)標點有誤,“來朝”下逗號當架加在“走馬”下。“古公”二句見《詩·大雅·緜》,“舍矢”二句見《詩·小雅·車攻》。 疏:凡此之類,是皆有二雅之正言也。(中華本2662頁倒18行) 案:凡,世界書局本同。道光本作“几”,南昌府本原作“几”,誤。光緒脈望仙館本、點石齋本、江西書局本作“凡”。湖南書局本作“凡”。 疏:皆潛離於正道(中華本2662頁倒12行) 案:潛,世界書局本、光緒脈望仙館本、點石齋本、江西書局本、道光本同,南昌府本同。疑當為“僭”字。湖南書局作“潛”。 疏:《明堂位》云:“俎,有虞氏以梡,夏后氏以嶡,商以椇,周以房。”俎,鄭注云:“梡,斷木為四足而已。……”(中華本2663頁3行) 案:北大標點本(9頁1行)標點有誤,“房俎”當連讀,不應在引號外。 疏:如見其違理疑闕者,改而正之是,其宜也。原缺。云為之章句,分為上、下凡十四卷者,各於卷下有說,此更不言。原缺。(中華本2663頁倒2行) 案:兩處“原缺”,世界書局本、道光本、南昌府本、光緒脈望仙館本、點石齋本、江西書局本皆有。湖南書局本無。北大標點本徑刪,未出校記。 校勘記序: 吳中舊有北宋蜀大字本、宋劉氏丹桂堂巾箱本、相州岳氏本、奮郡重刊廖瑩中世綵堂本皆經注善本也。(中華本2664頁7行)中華本亦作“旴”,似不誤。 案:奮,世界書局本、點石齋本、江西書局本、道光本同中華本作“旴”,南昌府本原作“旴”,不誤。光緒脈望仙館本亦不誤。世界書局本已誤。湖南書局本作“旴”。 引據各本目錄:(湖南書局本無以下內容) 廖本 廖瑩中世綵堂本,元旴郡重刊。(中華本2664頁下欄倒4行) 案:旴,各本皆同,北大標點本排印為“盱”,誤。 經注本的次序: 北宋蜀大字本—宋本—岳本—廖本—孔本—韓本—日本國古本—足利本(中華本2664頁大字倒6-3行) 案:南昌府本、光緒脈望仙館本原按單序排列,因世界書局本分雙行排印,致使北大標點本排印把“宋本、廖本、韓本、足利本”列在注疏

文档评论(0)

renw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