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制作者: 中文04-1 班 31 号 古飞君 作者介绍
背景介绍
音乐欣赏
课文分析
朗读欣赏
2苏 轼 生 平苏轼:1037-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
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因反对王安石新法
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
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
州、颖州等, 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
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 。南宋 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
合称“ 三苏”。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 唐宋八大家”
之一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
独具风格。少数诗篇 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
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 有影响。 《念奴
娇? 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 》传诵甚广。 擅
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 宋四家 ” 。
诗文有《东坡文集》 等。
34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
(1076 ),亦即丙辰年的中秋节
日。作者当时知密州(今山东诸
城)。从小序可知,此词系醉后
抒怀之作,同时表达了对兄弟苏
辙(子由)的思念。古人评论说:
词的前半“自是天仙化人之笔”
(先著 《词诘》),其实通篇风
调又何尝不是这样。
5诗 词 全 文
思 想 感 情
艺 术 欣 赏
艺 术 成 就
6
久有何 弄又宫 此 水
转 明
阴事 清恐阙 篇 调
朱 月
丙
千晴长 影吓 歌
阁 几
辰
里圆向 琼今 兼 头
时
中
共缺别 何楼夕 怀
低 有
秋
婵 时 似玉是 子
绮
娟此圆 在宇何 由
户 把
欢
事 人 年酒
饮
古人 间高
照 问
达
难有 处我
无 青
旦
全悲 不欲
眠 天 欢 胜乘
大
但离 寒风
不 不
醉
愿合 归
应 知人 起去
有 天
作
长月 舞
恨 上7此词的主旨在于抒发作者外放
期间的寥落情怀,其中杂用道
家思想,观照世界亦复自为排
遣。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
宇宙流转,厌弃险恶的宦海风
涛,提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运
用形象化描绘的手法,勾勒出
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
高旷远的境界氛围,把自己遗
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和神话传
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
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
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
8
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此词通篇咏月,却处处关合
人事。上片借明月自喻孤高,
下片用圆月衬托别情。开篇
“明月几时有”一问,排空直
入,笔力奇崛。诸家指出此
处词意和屈原《天问》、李
白《把酒问月》的传承关系,
正可说明作者“奋励有当世
志”,而又不谐尘俗的怫郁心
理。“不知天上宫阙”以下数
句,笔势夭矫回折,跌宕多
彩。它说明作者在“出世”与
“入世”。亦即“退”与“进”、
“仕”与“隐”之间抉择上的深
9
自徘徊困惑情态。 水调歌头 ? 明月几时有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把酒:端起酒杯。
宫阙:宫殿。
归去:回到天上。
琼楼玉宇:指想象中的宫殿。
不胜:经不住。
弄清影:指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何似:哪比得上。
10 转朱阁,低姬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
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
长久,千里共婵娟。
转朱阁,低姬户,照无眠:月儿转过朱红色色楼阁,低低
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不应:不该。
何事:为什么。
别时圆:在人们分别时圆。
此事:指人的“欢”和“合”和
千里:相隔千里的人。
共婵娟:共同享受美好的月光。
11整体感知上片大意 1.如何理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
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词人以拿酒问月开端:明月什么时候就有了?
天上的宫殿今晚是何年何月?这体现了苏轼屡受打
击后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徘徊的困惑心态。 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搂玉宇,高处不胜
寒”,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理?
??由于无法排解内心的困惑,词人便想乘风飞往
月宫去,但又担心在高寒的月宫自己难以承受。这
就流露出词人“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
12上阕:是写景想象,写见月思念君,有所企盼又万分
无奈,而欲超越现实超越自我的内心矛盾。
下阕:着重写睹月思人,抒写对弟弟苏辙的深切怀念,
写得惋恻缠绵而又富于理趣。在词的最后一句,作者
以超迈豁达的心情表达了对弟弟的祝愿:但愿我们都
能健康常在,几时远隔千里,却也能共同欣赏这美丽
的月光。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
乐观旷达情怀还抒发对弟弟的强烈思念。特别是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还成为流传千世,脍炙人口的佳句。
13(1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与“但愿人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