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嘉禾木”商业模式
“嘉禾木”是一家2004年才成立的清洁技术公司,竞获得了多家风险投资机构的青睐,融资额达1亿多元人民币,2008年下半年还将吸引2500万美元的投资。
也许投资者是看好这家公司“独特”的商业模式。
用麦草造纸,只有40%到50%原料有用,其余的变成“黑液”。若直接排放,一个造纸厂就可以污染一条河。对于小造纸厂来说,不论建污水处理厂,还是采用碱回收,成本都很高,否则就将被强制关停。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这家叫做“嘉禾木”的公司,从中科院获得污水处理的专利技术,可将90%黑液经蒸发浓缩、磺化改性、喷雾干燥,最后将污染物转化为“木质素”和“有机复合肥”,其余10%的中段水经处理达标排放,可用于农田灌溉。
“木质素”用途广泛,据《IT经理世界》报道,其价格高达成1900元/吨。可作为普通混凝土减水剂、石油钻进液稀释剂、农药分散剂和耐火材料粘合剂等。
然而“嘉禾木”并非只想把这种污水处理技术,做成设备卖给造纸厂,它显然对收购造纸厂更感兴趣。这使它的商业模式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如果我卖技术,卖100个才只有几千万的收入,”嘉禾木公司总经理吴勇对《新经济导刊》记者说,“如果我自己收购了十个造纸厂,每个厂有四五万吨的规模,加起来就是四五十万吨,以每吨3000元的价格,我就能有10多个亿的销售收入。”
在环保的重压下,很多小造纸厂不堪重负,愿意廉价出售。通过收购,“嘉禾木”以较低成本快速进入造纸业。如果自建造纸厂,需要一亿以上的资金,而“嘉禾木”收购河南济源纸厂只花了2000万元,加上改造资金,总共5000多万元。
“嘉禾木”目前已收购3家造纸厂,除了2004年以2000万元收购河南济源纸厂外,2006年7月又通过拍卖获得河北临漳的两家县属造纸企业。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收购临漳厂的当年,“嘉禾木”开始盈利,营收2000万元,利润约为100万元。2007年,“嘉禾木”生产纸浆近在3万吨,木质素1.8万吨,有机化肥几千吨,预计营收近7000万元,利润1200万元。
“2008年总营收应该能达到2亿,利润能有200%多的增长,这样的业绩足够我们在中小板上市。”而在上市之前,“嘉禾木”的规划是:收购5家左右的造纸厂。
从收购第一家造纸厂开始,“嘉禾木”就不只是一家污水处理技术公司,而逐渐向更大的造纸企业迈进。和其他造纸企业不同的是,他还从木质素和有机肥上赚到了钱。但这样一家家收购,是否是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
中海集运归来
节选自《财经》杂志,2007年12月10日出版,总第200期
在中国远洋回归A股六个月之后,中海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海集运,港交所代码2866,上交所代码601866)也迫不及待的踏上了回归之旅。
招股说明书显示,中海集运2006年营业收入309.08亿元,利润总额8.99亿元,是中国第一大集装箱运输公司。2007年12月12日,这艘“巨轮”正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中海集运此次IPO发售23.37亿股A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0%,总筹资额有望达到150亿元之巨。
与此相伴,中国航运业的一场综合物流商之争正在进入白热化。
在“靠天吃饭”的航运业,如何规避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风险仍是最重要的经营原则。包括中海集运在内的中国大型航运企业都已展开行动,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中海集运招股书中称,中海集运本次A股发行募集资金中将有20亿元用于收购与集装箱运输业务有关的相关资产,主要包括收购木公司中国海运纪元所拥有的码头企业股权以及集装箱租赁、制造以及相关产业企业股权。
码头是其中最受关注的对象,中海集运董事长李绍德称“考虑优先注入效益较好的码头等资产”。
无独有偶,2007年11月,中国远洋旗下的中远码头公司与厦门海沧投资总公司也订立合营协议,拟投资39.91亿元,在海沧港兴建及经营集装箱码头。中国远洋董事长魏家福称,码头业务已经逐渐成为中国远洋下属的中远太平洋盈利的重要来源,未来三年将每年投资约20个泊位,以集装箱码头为主,也包括散、杂、滚等专业码头。
航运企业对码头的热情并非始于今日,码头作为稀缺资源,存在相当大的升值空间,且收入稳定,可以平衡航运受益的波动,降低经营风险。因此,投资码头几乎是所有航运公司达到一定规模后的必然的发展方向。“从航运企业来讲,他一方面要不断扩充自己的团队、扩充运力,另一方面,要朝综合运输的方向走。主要的目的是减少风险。”一位航运界的资深人士告诉《财经》记者。
对航运企业,拥有码头还会对航运业务形成强有力支撑。“如果能控制一些码头,自家的船来了可以优先靠港。在亚港很厉害的情况下很有优势,特别是在枢纽港。”招商证券航运分析师罗雄表示。
07年10月,中海集团与秦皇岛港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提及双方将共同推进勤换到港的集装箱码头的合作和集装箱运输业务的发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