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2009年语文中考模拟考试含答案.doc

上海市松江区2009年语文中考模拟考试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松江区200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统一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7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42分) (一)默写(18分) 1.气蒸云梦泽,?????????????????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夜来城外一尺雪,???????????????? 。 (白居易《卖炭翁》) 3.??????????????? ,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4.关河梦断何处,???????????????? 。 (陆游《诉衷情》) 5.轻烟老树寒鸦,????????????????? 。(白朴《天净沙·秋》) 6.则有去国怀乡,????????????? ??????????? ,感极而悲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阅读下列诗歌,完成7—8题(4分) 诉衷情 宋?? 陆游 7、这首词表达了词人??????? 感情。 8、对这首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词的开头两句回忆了词人当年为了觅取功名、争得官职而奔赴前线的初衷。 B、第二句反映出词人无法再赴前线杀敌的残酷现实。, C、下阕第一句中一个“空”字迹写了内心的失望和痛苦,也写出了对南宋小朝廷的不满和愤慨。 D、最后一句中,“天山”代指抗敌前线,“沧州”代指闲居之地。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伤仲永 9.《伤仲永》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人名),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他的《??????????????? 》。(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11.仲永缺失后天教育,最终“泯然众人矣”,其原因是:(4分)(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1)??????????????????? ????????????????????????????????????????????????????? ?(2)???????????????????????????????????????????? ????????????????????????????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拷皮知主 注:藉:垫。? 讼:诉讼,打官司。? 就罪:认罪。 12.根据题意完成练习。(4分) “二人同释担”中“释”的意思是???????? 。?????????????????? ??? 和“使争者视之”一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 ??? ?B.为一说,使与书俱。 C.宴子将使楚。???????????????D.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久未果,遂讼于官。?????????????????????????????????????????????????? 14.刺史用以判断羊皮主人的方法是?????????????????????? 。(用自己的语言表述)(3分) 15.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3分) A. 刺史准确地判断了羊皮的主人,表现了他的聪明睿智。 B. 故事启示我们解决问题要从实际出发,善于思考,从本源上寻找对策。 C. 故事讽刺了“群下们”的无所事事,愚昧无知。 D. 文中的负薪者是一个贪图小利、不知羞耻的人。 二、现代文阅读(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0分)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 16.下列选项中,与第段划线句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2分) ? ?A. 人们于观景之外,不可能不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的陶冶。 ?B. 人们于观景之外,不会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的陶冶。 ??C. 人们于观景之外,一定会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的陶冶。 D. 人们于观景之外,哪能不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的陶冶? 17.第段主要运用了?????????? 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5分) 18.文章第—⑦段的顺序不能互换,原因是:(6分) ? (1)???? ????????????????????????????????????????????????????????????????????? ? (2)???????????????????????????????????????????????????????????????????????? 19.读懂文意,把“酿造、烘托、注重”三个词语分别填入句中的横线处。(3分) ??? 它崇尚自然,???? 意境美。它巧妙置景,???? 意境美。它利用建筑风格,??? 意境美。 20.请运用文中所学到的知识,简要介绍一下你所看到的某个园林(如醉白池、方塔园)是怎

文档评论(0)

叶峰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