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标 内容和方法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1、数学教育目标 数学教育总的任务要求 2、年龄段目标 以小、中、大班为界,指一年内的阶段发展目标 3、数学教育活动目标 指一次教育活动中所应追求的主要目标 二、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 1、认知方面的目标 引导幼儿学习一些初步的、粗浅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帮助幼儿获得有关物体形状、数量以及空间、时间等方面的感性经验,使幼儿逐步地形成一些初步的数学概念。 培养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和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 2、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 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培养幼儿自己独立选择和参与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将有助于有热自我意识的建立。在这样的过程中,也会让幼儿学习与同伴合作、协商。 3、操作技能方面的目标 培养幼儿正确使用 操作材料的技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仔细、有条理、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不仅是幼儿动作、技能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幼儿未来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准备。 三、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及年龄段要求 (一)、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 1、感知集合 感知集合及其元素,进行物体的分类 认识1和许多及其关系 以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物体数量的相等和不等 初步感知集合间的交、差集关系和包含关系 2、10以内的数概念 10以内的基数(包括数的实际意义、认数、数的守恒、相邻数和10以内 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 10以内的序数 10以内数的组成 认读和书写10以内的阿拉伯数字 3、10以内的加减运算 4、认识几何形体 平面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梯形 立体图形: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 图形之间的简单关系 5、量的比较及自然测量 比较大小、长短、粗细、高矮、厚薄、宽窄、轻重、容积等量的特征 量的正、逆排序 量的守恒 量的相对性和传递性 自然测量 6、空间与时间概念 初步认识空间方位:上 、下、前、后、左、右、里、外、远、近等 空间运动方向: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向上、向下等 区分早晨、晚上 ;白天、黑夜;昨天、今天、明天;星期、年月的名称及顺序 认识时钟(长针、短针及其功用,认识整点和半点) (二)各年龄段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与要求 四、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 (一)操作法 1、操作法的含义 指提供给幼儿何时的材料、教具、环境,让幼儿在自己的摆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获得数学感性经验和逻辑知识的一种方法。 2、运用操作法的注意点 (1)明确操作目的 (2)创设操作条件 (3)交代操作规则 (4)评价操作结果 (5)体现年龄差异 (6)与其他方法有机结合 (二)游戏法 1、游戏法的含义 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幼儿感兴趣的游戏中,让幼儿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各种游戏活动中学习数学的一种方法。 2、种类 操作性数学游戏 情节性数学游戏 竞赛性数学游戏 运动性数学游戏 运用各种感官的数学游戏 数学智力游戏 3、运用时的注意点 每种游戏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请参见书上的案例介绍。 (三)比较法 比较法是通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的比较,让幼儿找出它们在数、量、形等方面的相同和不同,从而获得相关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比较有对应比较和非对应比较两种,参见书上的图例。 (四)讨论法 讨论法是教师与幼儿,也可以是幼儿与幼儿之间的讨论,它能够起到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探究的作用,从而促进分析、归纳,有利于幼儿初步数概念的形成及思维的发展。 (五)发现法 发现法是教师不把数学的初步知识和概念直接向儿童讲解,而是引导幼儿依靠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去发现和探索并获得初步数学知识的一种方法。 (六)讲解演示法 讲解演示法是教师通过语言和运用直观教具把抽象的数、量、形等知识加以说明和解释,具体呈现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 (七)寻找法 寻找法是让幼儿从周围生活环境和事物中寻找数、量、形及其关系或在其接触感知的基础上按数、形要求寻找相应数量的实物的一种方法。 寻找法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寻找、可以在已准备好的环境中寻找、还可以运用记忆表象来寻找。 运用寻找法要利用游戏的口吻、游戏的情节及游戏的场景启发儿童寻找,教师进行必要的启发和引导。 第二节 幼儿感知集合的教育 一、幼儿的分类教育 (一)物体分类教学的常见形式 按物体的名称分类 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 按物体的量的差异分类 按物体的用途分类 按物体的材料分类 按数量分类 按事物间关系分类 其他 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财务成本管理》financialandcostmanagement.ppt
- 《蓝海战略》内容导读.ppt
- 【薪资管理艺术系统建立与操作技巧】.ppt
- 2013第八届设博会开幕式.ppt
- 100520健全房市之最新稅務及政策(黃振國老師.ppt
- 20120826绩效管理课件.ppt
- CISP2网络安全.ppt
- crisisintervention.ppt
- CustomerServicesChinese.ppt
- ECCT授證經理簡報檔.ppt
- 2025AACR十大热门靶点推荐和解读报告52页.docx
- 财务部管理报表.xlsx
-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选修3-1课件第二章恒定电流第7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ppt
-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课件)-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部编版).pptx
- 俄罗斯知识点训练课件-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2024).pptx
- 课外古诗词诵读龟虽寿-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内课件(统编版).pptx
-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七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7.2.1.ppt
- 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4章第3讲圆周运动.ppt
-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课件53Lifeinthefuture.ppt
- 2025-2030衣柜行业风险投资发展分析及投资融资策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