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例比目鱼肌瓣转位覆术在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中的应用分析
罗斌 朱仰义 冯祖善
上虞市人民医院 312300
[摘要] 目的 为临床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手术中,软组织无法一期覆盖深部组织及内固定物提供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新方法。 方法 应用带蒂比目鱼肌瓣转位覆盖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 结果 按照我国学者刘中何等提出的疗效优的评定标准,本组19例患者中,18例优,1例良,优良率100%。 结论 带蒂比目鱼肌瓣转位覆盖术式操作简单,无需特殊器械,成功率高,病人易接受,建议为基层医院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 比目鱼肌; 胫腓骨骨折;应用分析;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急诊手术时,软组织无法一期覆盖深部组织及内固定物是临床上非常常见且棘手的问题。带蒂比目鱼肌瓣转位覆盖是一个简便、且实用的方法[1,2]。回顾本院1996-2003年共19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急诊手术中应用带蒂比目鱼肌瓣转位覆盖软组织缺损,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5例;年龄17-55岁,平均34岁;19例均为胫腓骨中上段开放性骨折,右小腿12例,左小腿7例。
1.2 致病原因
所有病例均为钝器伤。致病原因及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
表1 19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致伤原因
致病原因 n % 交通伤 10 52.6 重物压伤 7 36.8 机器打伤 2 10.6 1.3 手术方法
患者仰卧于术台上,健侧臀下垫软枕,先行患肢彻底清创、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使患肢屈膝外旋,沿胫骨内侧后缘切开,显露腓肠肌及比目鱼肌,钝性分离两肌,显露比目鱼肌深面走行的胫后动脉主干和比目鱼肌的节段分支,注意保留近端的血管分支,结扎其远端分支,根据实际需要切取顺行比目鱼肌瓣旋转覆盖于创面、与周围软组织缝合,肌瓣表面于同侧大腿内侧取适当大小中厚皮片移植,皮片上戳孔后用荷包加压,肌瓣供区及受区置负压引流管,供皮区直接缝合或II期票状植皮。
1.4 术后处理
①术后24-48小时拔除引流管;②常规使用抗生素及解痉、活血药物(如复方氯唑沙宗,芬必得、英太青,活血止痛胶囊,肿痛安等),1周后拆下荷包;③石膏托固定患肢3周。
2 结果
根据我国学者刘中何等[3]提出的疗效评定标准,优:植皮全部成活,皮肤手感好,颜色佳,骨折愈合快;良:植皮部分成活,有轻度感染,经换药愈合,皮肤轻微瘢痕形成,骨折愈合无延迟;差:植皮未成活,感染严重,需二次植皮。本组19例患者中,18例符合优的标准,1例符合良的标准,优良率100%。
3 讨论
国外学者最早1977年报道应用比目鱼肌瓣修复跟腱外露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而后Townsend、Mathes等也相继报道比目鱼肌瓣修复软组织缺损取得成功[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带蒂比目鱼肌瓣转位覆盖术,94.7%(18例)患者术后疗效评定标准是优,所有患者达到了优良的术后效果,这也证实了该手术方式对于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是有效和肯定的。
比目鱼肌位于小腿后方上半部,大部分被腓肠肌所遮盖,下1/ 3 位于皮下,肌腹下端移行跟腱,止于跟骨结节。比目鱼肌血供类型为2型,血管呈节段性分布,其来自腘动脉、胫后动脉和腓动脉,在近端,这三条血管都向该肌供血,成为其主要营养来源[5,6],其动脉主干沿肌长轴纵形向下,入肌动脉在肌内形成丰富吻合网,静脉和动脉伴行且恒定。在本次研究中,有1例病人术后出现植皮及肌肉部分坏死,考虑为肌肉挫伤所致。经清理坏死组织后、换药治疗一周,创口愈合良好,充分体现该肌瓣血供丰富、愈合快的优点。
本组病例创面面积均在10*4cm以内。但是当缺损长度大于10cm时,应用要慎重,必要时需结合小腿其他肌皮瓣联合应用;术中切取肌瓣时,面积要稍大于受区创面,清创缝合应充分估计到闭合后肿胀造成的影响[8];受区、供区放置负压引流管,避免死腔形成;术后用石膏托固定患肢,保持骨折端的稳定,避免肌瓣受到牵拉[9];然后常规使用抗生素和解痉活血药物,以起到预防感染和保障肌瓣成活的目的。
小腿三头肌由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组成,Russel等学者认为:只要保留比目鱼肌或腓肠肌一个头,就能维持正常踝关节功能,且术后创口处不臃肿、外观良好,病人容易接受[7]。从本次研究来看,比目鱼肌瓣转位覆盖软组织缺损,不需要吻合血管,不破坏下肢主要血管,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容易掌握,无需特殊器械成功率高,病人易接受,因此建议为基层医院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谭金海,陈振光,余国荣,等. 比目鱼肌内侧半为蒂胫骨骨膜瓣逆行转位的解剖及临床研究[J]. 临床外科杂志, 2003,11(6):413-414.
[2] 张泽远. 比目鱼肌瓣转位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J]. 四川医学, 200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