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隧道工程
一、隧道的基本概念及工程概述 4
二、隧道的种类及其作用 5
三、隧道的发展历程 7
一、隧道勘测的一般规定 9
二、调查测绘 9
一、按地形及地质条件进行选择 10
(一)按地形条件进行选择 10
(1) 绕行方案 10
(2) 深堑方案 10
(3) 隧道方案 10
(1) 沿河傍山绕行方案 10
(2) 隧道直穿方案 11
(二) 按地质条件进行选择 11
(1) 水平或缓倾角岩层 12
(2) 陡倾角岩层 12
(3) 直立岩层 12
3.断裂构造,接触带与隧道位置的选择 12
4.不良地质的影响 13
二、按地形及地质条件进行选择 13
(一)越岭线上隧道位置的选择 13
(二)河谷线上隧道位置的选择 14
1经济和技术上的比较 15
2 安全条件比较 15
§2.1 隧道平面设计 18
§2.2 隧道纵断面设计 19
三、坡段长度 21
四、坡段联接 21
1.整体式模筑混凝土衬砌 23
2.装配式衬砌 23
3.喷锚支护 23
一、隧道衬砌的建筑材料及要求 24
二、铁路隧道净空及要求 25
(一)直线隧道净空 25
(二)曲线隧道净空加宽 30
L——标准车辆长度,我国为26m; 30
R——曲线半径(m); 30
H——隧道限界控制点自轨面起的高度; 30
E——曲线外轨超高值,其最大值不超过15㎝。 30
2.围岩较差段的衬砌应向围岩较好地段延伸5~10m; 32
5.对衬砌有不良影响的硬软地层分界处,应设置变形缝; 32
(一)直墙式衬砌 33
(1)一经装配成环,不需养生时间,即可承受围岩压力; 34
(4)构件尺寸大小和重量适合拼装机械的能力; 34
(三)偏压斜墙式拱形明洞 37
(四)半路堑单压式拱形明洞 37
(一)盖板式棚洞 38
(三)悬臂式棚洞 39
(1)洞门结构的型式应实用、经济、美观、醒目; 40
1.隧道门 41
2.明洞门 41
(二)柱式洞门 42
(一)台阶式洞门 44
(二)斜交式洞门 45
(一)纵向式通风 47
1.洞口风道式通风 48
2.喷咀式通风 48
3.竖井、斜井式通风 48
4.射流式通风 48
(二)全横向式通风 48
(三)半横向式通风 49
二、避 车 洞 49
三、防排水建筑物 51
四、电缆槽及高低压供电 56
五、伸缩缝沉降缝与施工缝 57
一、粉刷 58
二、涂料 58
三、塑料装饰 58
四、粘贴各种装饰材料 58
5.板材 58
一、降低声源噪声 58
二、隔声措施 58
三、洞室内部减噪措施 59
(1)轨道下铺设橡胶隔振垫 59
(3) 接触网的低噪声设计 59
§4.1 概 述 60
§4.2 围岩的工程性质 61
一、岩体的变形特性 62
二、循环荷在载作用下岩体的变形特性 62
三、岩体的强度 63
五、岩体的破坏准则 63
六、岩体的流变特性 65
七、岩体结构分类及其破坏特征 65
§4.3 围岩的初始应力场 66
一、围岩初始应力场的组成 66
二、围岩初始应力场的影响因素 68
§4.4 隧道围岩分级及其应用 69
一、以岩石强度或岩石的物性指标为代表的分级方法 70
二、以岩体构造、岩性特征为代表的分级方法 71
四、以多种因素进行组合的分级方法 73
五、以工程对象为代表的分级法 74
六、我国现行铁路隧道围岩分级 74
1、地下水 76
§5.1 概 述 78
§5.2 围岩的二次应力场和位移场 79
一、隧道开挖后的弹性二次应力状态及位移状态 80
二、隧道开挖后形成塑性区的二次应力状态及位移状态 85
三、无支护坑道的稳定性及其破坏 90
§5.3 隧道围岩与支护结构的共同作用 91
一、收敛和约束的概念 91
二、坑道支护后的围岩应力状态及位移状态 91
三、围岩特性曲线(支护需求曲线) 94
四、支护特性曲线(支护补给曲线) 96
五、围岩与支护结构准静力平衡状态的建立(三次应力场) 97
§5.6 隧道结构体系的计算模型 98
一、计算模型的建立原则 98
二、常用的计算模型 98
§5.7 隧道结构体系设计计算方法 100
一、结构力学方法 100
(三)隧道衬砌结构受力变形特点 102
(四)支护结构的几种计算方法 102
(2)圆形衬砌 102
(2)局部变形地基梁法 102
(3)弹性支承法 103
二、岩体力学方法 103
三、以围岩分级为基础的经验设计方法 104
四、监控设计方法 105
一、隧道工程施工的特点 106
二、隧道施工方法及其选择 106
§6.2 新奥法 107
一、隧道施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07
二、 新奥法的分类及施工工序 107
三、开挖方法 107
(一)全断面开挖法 108
(三)分部开挖法 109
一、隧道各阶段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112
(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3D101-1~4 1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终端和接头.docx VIP
- 2025年高考化学(黑吉辽蒙卷) 真题详细解读及评析.docx
- 干式系统的工作原理.ppt VIP
- 周杰伦所有歌词(14张专辑-包括床边的故事)呕心沥血已经整理完毕可打印.doc VIP
- 英国文学史17th--Century-English---Literature4.ppt VIP
- 子宫颈癌筛查规范(2025年)解读课件PPT.pptx
- word模板:简约企业新闻报刊报纸排版设计word模板.docx VIP
- 露天矿开采(共117张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 2 教学课件 Reading and Thinking and Thinking.ppt VIP
- 2023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第二部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