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1复习教案.docVIP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1复习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正比例和反比例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 教学 内容 六下第94页“整理与反思”,“练习与实践”的1~6题 共几课时 课型 复习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会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题。 2.能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能否成正、反比例的量,感受用正比例和反比例描述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特点。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比的意义及基本性质,正反比例量的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用正、反比例描述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特点。 教学 资源 学生经验:有关比的知识,也是六年级里刚学的主要内容,由于比的意义与分数、百分数的练习非常紧密,所以学生对此应该相当熟悉。 教学准备:PPT 预习 设计 一、提纲: 1.什么叫成正比例的量?它的关系式是什么?能说出正比例图像的特点。 2.什么叫成反比例的量?它的关系式是什么? 3. 正、反比例的联系和区别   相同点 区别 正比例 反比例 4. 对表格中反映的两种量进行判断。 (1)一辆汽车的运货情况如下表: 运货次数 1 2 3 4 5 6 …… 运货总吨数 4 8 12 16 20 24 …… (2)一家工厂工人生产情况 每个工人生产个数 10 20 25 50 100 125 …… 工人人数 100 50 40 20 10 8 …… 5.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的实例,并用表格表示出来。 二、学习体会: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一、交流预习作业。(预设5分钟) 先组内交流预习作业,后全班交流。 小组合作,把知识分类整理,学生汇报并说明理由。 二、多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20分钟) 1.“练习与实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 2.“练习与实践”第2题 (1)独立完成。 (2)比较每人计算的结果后,交流有什么发现。 3.“练习与实践”第3题 量出每幅照片的长与宽,并分别写出它们的比。 先估计哪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再算一算,看估计得对不对。 从两个组成比例的照片来看,实际就是一个放大比例尺还是缩小比例尺?它们的大小改变了,但什么没有改变? 4.“练习与实践”第5题 写出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耕地的比。 说说获得的信息 提数学问题。 5. 创编题: (1)如果5A=7B, 那么A:B=( ):( ), B:5=( ):( ) (2)在比例尺1:5000的地图上,量得一个长方形的长4厘米,宽3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实际周长是多少米?它的实际面积是多少? 三、当堂检测,评价反思。(15分钟) 1.分层作业,多元发展 必做题:《补充习题》P66 第1、2、4 题。 选做题:给5、0.8、10三个数配上一个数,能组成比例的这个数是( )、或( )、或( ) 2.批改作业,及时评价 【板块一】 1.以小组为单位轮流汇报预习成果,其他学生注意认真倾听。再组织全班交流。 2.教师了解学情,参与小组交流。 3.指导修正 4.答疑解难: 提问:还有哪些问题在小组内还未得到解决?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1)。(揭示课题) 【板块二】 1.“练习与实践”第1题 提问:从女生与全班人数的比中你能直接得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吗?男生、女生、全班人数的对应份数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2.“练习与实践”第2题 总结:作为一个正常人,上述三个比的比值应该是差不多的,这就保证了一个正常人的各部分的比例协调。 3.“练习与实践”第3题 提问:从两个组成比例的照片来看,实际就是一个放大比例尺还是缩小比例尺?它们的大小改变了,但什么没有改变? 4.“练习与实践”第5题 (1)我国的耕地大多数在东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你是怎么看出的?林地呢? (2)你从表中还能获得哪些信息?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可以像第2题那样,由百分数得出相应的分数,围绕相应的分数解决问题。 (3)这些数学问题你能解决吗? 【版块三】 1. (1)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多关注学困生的作业情况,随时给予指点和帮扶。 (2)做完后,采取自批、同桌互批等方式校对作业。然后交流思考过程。 学有余力的同学自由阅读《小数报》。 2.师生反思,感受收获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 设计 必做题:《补充习题》P66 第1、2、4 题。 选做题:给5、0.8、10三个数配上一个数,能组成比例的,这个

文档评论(0)

huak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